运营商 内容详情
2015年我国运营商行业竞争分析
 运营商 2015-05-18 16:58:44

相比2014年,2015年的竞争将存在更多变数:FDD商用牌照很可能在这一年发放,4G将迎来全面竞争;铁塔公司将完成资产交割,资源重新分配直接影响市场优势转移;用户消费习惯、OTT进击等多重因素影响下,运营商业务结构将进一步向流量及增值业务集中;移动转售政策是否进一步开放,直接影响虚拟运营商能否把市场做大。以下是2015年我国运营商行业竞争分析。

一、4G竞争进入白热化,将呈现“社会化”新特点

2014年可以说是4G的运营元年,但要论“竞争元年”,恐怕2015年才是当之无愧。在FDD牌照的加持下(若顺利发放),联通和电信势必以“双4G”战略展开反击。

与3G时代的竞争不同,4G时代的竞争焦点将由“围绕三家运营商”转向“围绕市场、围绕用户”。笔者认为,2015年的4G市场竞争将会出现几个“社会化”新特点:

(1)终端社会化。

定制机在运营商的终端发展结构中的占比会下降,社会版/公开版终端将成为运营商争夺的焦点。受成本压降影响,2015年运营商在终端补贴上的支出会大幅减少,无力支撑以往的定制数量。定制松绑,将导致产业链对于终端模式的选择更多取决于市场需求及运营商政策。

终端补贴减少,取而代之以业务/话费补贴拉拢客户,同时以渠道补贴刺激销售。如广东移动,明确提出2015年二季度开始逐步取消补贴终端,省下来的费用将花在渠道和客户补贴上;广东联通则把目光放在终端厂商渠道和水货市场上,以深度合作的方式大力网罗。

(2)渠道社会化。

这里的渠道社会化包含两个方面,运营商自营渠道的社会化,以及运营商之间对于社会渠道的争夺力度将加大。2014年广东电信、广东移动均在积极改造自己的自营渠道,以社会卖场的形式解放生产力。这一改革步伐在2015年将会继续,范围将加大。对于社会渠道,逐利性质使得必须有高效、高竞争力的策略拉拢。此外,运营商对于渠道的铺设着眼点将“自身”转向“用户”:“用户在哪,渠道就到哪”,这也是运营商以放下身段、拥抱市场的积极体现。

(3)发展模式社会化。

2015年对于4G用户的争夺将不再局限于运营商自营渠道和传统通信渠道,广泛的跨界合作和线上营销转移将成为新潮流。O2O的快速发展使运营商的互联网化转型更容易实现。在运营商的积极推动下,将有越来越多的不同行业和企业参与到通信市场的竞争中来。更多行业资讯可查询《中国电信运营市场发展趋势与行业投资研究报告》。

二、流量爆发,语音将成为短信后又一边缘化业务

流量替代语音成为移动通信的主业务,这是4G发展下的必然趋势。2014年这种趋势已经初显,到2015年将会更加显性化。三家运营商对于流量寄予厚望,例如广东移动2015年的流量收入增幅目标为50%,电信为60%。用户流量将持续大幅增长,其中4G户均流量或将超过1.5G,达到日韩4G发展的中期水平。

语音贬值是伴随流量爆发性增长的一个趋势。2014年底微信电话本推出的时候,不少人担忧“语音免费”时代会提前到来。“语音免费”是大趋势,不会马上出现,但会在2015年沦为像目前短信那样的边缘业务。运营商需要思考如何在顺应“流量为王”趋势的基础上挖掘语音的剩余价值。例如换另一种包装方式,将语音从套餐中剥离出来,以加装包的形式推荐给用户;或者推动“局部免费”,以定向免费、无限畅打的模式引导使用。诸如此类,也是另一种价值的体现。

三、互联网影响力加剧,运营商转型之路漫漫

2015年运营商面对的竞争将更加多元化。虚拟运营商加速发展、OTT企业继续围攻、移动互联网发展日新月异,等等,诸多因素促使运营商所处的竞争环境不再局限于通信行业。为顺应趋势、获得更好的长远发展,运营商纷纷提出“互联网化”的转型之路,包括产品、服务、渠道、运营等模块均要向互联网化看齐。

“互联网思维”将更多的应用在运营商的客户发展及自我管理上,如“用户体验至上”、“全生命价值管理”应用在客户维系上;O2O模式运用在渠道拓展及跨界合作上;利用扁平化、开放的平台构建多方共赢的生态圈……运营商如此积极的转型探索精神值得敬佩,但说到底“互联网化”是什么?是否真正适合运营商发展?转型中遇到的这些问题需要有更加理性的思考。转型能否带来正面效果,或许在不久的将来就能看到。


热门推荐

相关资讯

更多

免费报告

更多
运营商相关研究报告
运营商相关研究报告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895号
闽ICP备09008123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