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外包 内容详情
医药外包行业政策
 医药外包 2019-01-16 15:44:56

  国内医药外包行业保持了快速发展态势,市场规模已由2011年的140亿元增长至2017年约560亿元,复合增速达26%。医药合同外包是指医药企业采用购买第三方服务的形式,承包方负责合同范围内的研发、生产或销售业务部分,并承担相应业务投资风险。以下对医药外包行业政策分析。

  医药外包行业政策分析,医药外包市场主要由临床前医药外包、临床医药外包、独立实验室等几部分组成,其中临床医药外包所占市场份额最高为67%,当前细分市场容量约为290亿美元;临床前医药外包和独立实验室分别拥有13%、12%的市场份额,对应市场容量分别为56亿、52亿美金。医药外包行业分析指出,地域分布上,作为传统的新药研发集中地,欧美地区贡献了绝大部分医药外包市场份额,合计拥有90%左右。此外,以中印为代表的亚太新兴地区由于拥有较大的人口基数、快速成长的医药消费市场和新药研发市场,逐渐在医药外包市场中占据一定份额。

  医药外包市场不同业务占比(2017)


  医药研发投入直接关系到CRO市场规模。我国医药研发投入增幅较快,医药研发市场潜力巨大。国内医药研发投入由2007年的20亿美元增加到2012年的84亿美元,5年复合增长率32.8%。相比欧美发达国家,我国医药研发销售占比不足2%,相比欧美15%以上、印度6-12%,具有很大的增长空间。国家政策鼓励医药行业与服务外包行业的发展,将进一步助推医药外包市场在国内的扩张。现从三大问题来分析医药外包行业政策。

  一是北京、上海等地的一大批本土CRO公司缺乏专业性,服务内容主要集中在临床试验阶段,医药外包行业政策分析,有的甚至只是起公关公司的作用,提供的临床试验资源在真实性和可靠性方面与国外公司相比差距较大。

  二是长期以来,我国的医药研发工作主要集中在科研院所,制药企业本身不具备研发能力。医药外包行业政策分析,但是不少中国生物医药研发机构志在研发原创药,认为外包属于低档活,不愿意参与其中。

  三是我国对生物技术行业的投资中,公共投资比例相当大,但是效率低,浪费严重。医药外包行业政策分析,许多由政府和高校投资的生物科技公司斥资配备了全套的设施,试图建立“大而全”的业务体系,获得从研发到生产、销售的所有利润,而不愿将自己并不擅长的一些环节外包出去。

  医药外包行业政策分析,随着国内新药上市速度的加快,以及医保调整带来的影响,当下我国药企会更加关注研发情况和生产效率。同时,跨国企业及行业龙头公司也会强烈提升自身效率的诉求。业内预计,未来5-10年内都是我国医药外包行业的黄金发展时期。

热门推荐

免费报告

更多
医药外包相关研究报告
医药外包相关研究报告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895号
闽ICP备09008123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