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银行市场在科技创新债券(科创债)领域表现活跃,成为推动债券市场“科技板”建设的重要力量。自5月7日科创债政策升级以来,多家银行积极响应,成功发行科创债,总规模超过千亿元,市场反响热烈。同时,银行通过承销和投资科创债等方式,为科技创新企业提供融资支持,推动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以下将从科创债发行、承销和投资等方面深入分析银行在这一领域的多维参与。
《2025-2030年中国银行行业竞争格局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分析报告》自科创债政策升级以来,银行迅速响应,积极发行科创债。截至发稿,已有8家银行成功发行科创债,包括一家政策性银行和7家商业银行,发行规模合计为1150亿元。此外,还有4家银行已披露科创债发行公告。
国家开发银行于5月9日在银行间债券市场成功发行首批3只“科技创新债券”,合计200亿元。其中,在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招标发行2年期DR浮息债60亿元,在上海清算所招标发行3年期固息债100亿元,在中国外汇交易中心面向投资人创新直接发行182天贴现债40亿元,发行利率分别为1.47%、1.35%、1.17%,认购倍数分别为4.51倍、4倍、5.04倍。
银行市场分析提到商业银行中,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交通银行等三家国有大行也相继发行了科创债。农业银行于5月15日在银行间市场成功发行200亿元科创债,期限为3年期,利率1.65%。工商银行发行的科技创新债券规模为200亿元,是首批发行规模最大的金融类科技创新债券之一。交通银行于5月13日成功发行首批金融机构科技创新债券,发行规模为200亿元,包括两个品种:3年期150亿元,票面利率1.65%;5年期50亿元,票面利率1.77%。
股份制银行中,浦发银行于5月14日完成150亿元科创债发行,兴业银行于5月13日发行100亿元科创债,渤海银行于5月14日发行50亿元科创债。城商行中,杭州银行率先成功发行50亿元科创债。此外,中信银行、上海银行、浙商银行、徽商银行也披露了科创债发行公告,计划发行规模分别为100亿元、50亿元、50亿元和50亿元。
除了发行科创债,银行还积极参与科创债的承销工作,助力债券市场“科技板”建设。以六家国有大型银行为代表的银行业金融机构纷纷披露科创债项目的承销情况与投资进展。
工商银行表示,该行积极承销和投资首批科技创新债券,高效满足客户在科技领域的融资需求。在首批公告发行的36个科技型企业、股权投资机构类项目中,工商银行担任主承销商的项目有12个。工商银行还创新发行了“绿色两新科技创新债券”,将“科技金融”“绿色金融”和“两新”领域相结合,多方面贯彻国家相关政策部署。同时,工商银行充分发挥基石投资人的作用,积极参与投资首批发行的全部科技创新债券,投资规模在市场中排名靠前,助力发行人降低融资成本。
其他几家国有大行也积极参与银行间市场首批36单科创债的承销发行。中国银行于5月9日协助多家科技型企业和股权投资机构在银行间市场成功完成首批科技创新债券承销发行,规模共计385亿元。建设银行披露,成功承销其中8期债券,涉及多家科技型企业及股权投资机构。
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也相继公布了承销科创债的情况。招商银行、光大银行、浙商银行、中信银行、兴业银行、浦发银行、华夏银行等股份制银行,以及北京银行、南京银行、宁波银行等城商行,都积极参与了科创债的承销工作。
银行理财子公司也积极参与科创债投资,为科技创新提供资金支持。数据显示,截至5月14日,工银理财已成功投资10只科技创新债券,涉及民营企业、地方国企及大型金融机构等多类型发债主体,募集资金将投向人工智能、集成电路、高端装备制造等科技创新领域。工银理财表示,始终将科技创新作为理财资金配置的重点领域,积极助力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2024年6月,公司发布了理财行业首个“科技金融债券指数”,截至年末,投资科技金融相关债券余额居行业领先水平。
中银理财也表示,已支持多家民营企业、地方国企和大型金融机构的科创融资,参与品种涉及债务融资工具、公司债、商业银行债券等多种工具。中银理财将持续优化投资策略,提高科技创新债券在资产组合中的占比,加强与承销机构、做市商的合作,更好地服务广大投资者的财富保值增值需求,为激发科技创新动力和市场活力、助力培育新质生产力贡献更多理财资管力量。
四、总结
2025年,银行在科创债领域表现活跃,通过发行、承销和投资等多种方式,为科技创新企业提供融资支持,推动债券市场“科技板”建设。多家银行成功发行科创债,总规模超过千亿元,市场反响热烈。同时,银行积极参与科创债的承销工作,助力债券市场“科技板”发展。银行理财子公司也加大科创债配置,支持科技创新。未来,银行将继续发挥其在金融市场中的重要作用,为科技创新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推动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