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移动互联网迅速成为全球信息通信领域炙手可热的应用平台。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使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更加的丰富多彩,并且将成为新的媒体传播平台、信息服务平台。那么移动互联网发展前景是怎样的呢?
当前,应用程序商店仍然是移动互联网的重要入口。与全球巨头的应用商店不同,我国第三方应用商店面临独特挑战,发展潜力仍然巨大。总体上看,原生应用商店模式下应用营销能力进入瓶颈,开发者热情或将衰减,应用规模增速同样趋于稳定。国内应用商店均针对Android平台,同质化竞争较为严重。但我国应用商店总体上仍良性快速发展,并可有效满足应用的长尾化需求。
移动应用呈现向平台化和垂直化双向发展趋势。一方面,互联网巨头通过超级APP大范围的覆盖用户,围绕自身核心资源打造生态。超级APP逐步成为平台化、OS化的产品,通过连接各类应用、场景,成为移动互联网应用服务的中枢。如:微信截止到2015年底的移动互联网领域月均活跃用户覆盖率达到87.9%,通过微信可与购物、游戏、视频、音乐、旅游、金融等多种应用和场景连接,微信已然成为一个平台化应用。
另一方面,随着行业互联网化的进程深入,带动中长尾应用根据场景不断裂变,向着垂直领域的专业化、精细化应用发展。如:旅游行业的互联网化根据用户需求场景不同可以拆分出火车票预定、旅游攻略、旅游工具、航空服务、酒店预定等多个细分场景,而这些细分场景中还可以继续向下裂变到更精细化的场景,这些不断裂变的场景就给了中长尾应用更多的发展空间,这也是移动应用数量能持续保持高增长的主要原因。
通过对移动互联网发展前景分析,近年来,移动网络的普及,包括Wi-Fi、4G网络等在大中小城市以及一些乡镇农村的覆盖率不断扩大,为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另外,智能移动终端设备销量大增,尤其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可穿戴设备的持续热销让移动互联网可以轻松连接到每一个智能终端的用户。而安卓系统的开放性又让移动应用软件得以实现快速的发展,在内容层面对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形成了良好的支撑。此外,微信、QQ等移动社交工具的普及对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也具有明显促进作用。
但是,目前中国移动互联网虽然保持着快速发展,发展区域结构却并不平衡。其中发展最快的区域还是Wi-Fi和4G普及率更高的一二线城市,而在一些乡镇农村的用户由于运营商流量资费依然较高,而Wi-Fi普及率低下导致移动互联网的使用频率明显偏低。在国内经济结构不平衡,居民收入差异较大的背景下,近几年内运营商的流量费用对中国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依然会有明显的阻碍。
移动互联网带动的从端到云甚至到硬件(开源硬件)的主流技术开源化浪潮,对我国自主创新意义重大。开源技术极大地缩短了我国产业的学习时间,借助全球的开源成果,我国产业界能够较快地发展。
移动智能终端操作系统的开源和移动芯片内核及架构开放式授权对我国部分核心技术,特别是操作系统和芯片技术的发展路径产生实质影响。在PC时代,由于Windows的闭源和Intel的 闭产业链,以及我国较差的技术产业基础,我国很难在桌面PC的核心技术方面有所建树。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主流技术开源开放的背景下,我国产业界在一开始就融入到全球的主流技术创新当中:我国有近10家公司参与了操作系统的深度研发或改进,更多的公司参与到芯片设计乃至制造当中。
以上便是移动互联网发展前景的所有分析了,2017-2022年中国移动互联网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表示,在主流技术开源开放背景下,我国信息技术产业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路径更为清晰。不论是多年的技术创新经验,还是近几年的产业实践,都证明参与研发并融入主流生态,进行局部技术创新并获取一定市场份额,全面提高技术能力和对产业的掌控力,最终建立自主的技术产业生态是当前我国核心技术创新的最佳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