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国文具产业的市场规模达到535.42亿元,同比2016年的498.63亿元,增长7.38%。以下对文具行业定义及分类分析。
所谓文具,小到订书钉、笔、本、文件夹,大到打印机、复印机、碎纸机、考勤钟、电子白板等等都是办公文具用品.根据现在零售店面经营状况表明,办公用品行业所经营的不再是单纯的办公文具,其范围在不断扩大,除了传统的办公文具、学生用品、教学用品、美术用品、财务用品大家所熟悉的以外,还有OA设备办公耗材、办公家具、IT产品、劳动保护用品、电脑周边用品、清洁用品。
文具主要的使用对象是学生。2017年研究生教育招生80.5万人,在学研究生263.9万人,毕业生57.8万人。普通本专科招生761.5万人,在校生2753.6万人,毕业生735.8万人。中等职业教育招生582.4万人,在校生1592.5万人,毕业生496.9万人。普通高中招生800.1万人,在校生2374.5万人,毕业生775.7万人。初中招生1547.2万人,在校生4442.1万人,毕业生1397.5万人。普通小学招生1766.6万人,在校生10093.7万人,毕业生1565.9万人。特殊教育招生11.1万人,在校生57.9万人,毕业生6.9万人。学前教育在园幼儿4600.1万人。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为93.8%,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为88.3%。
近年来,我国城镇化水平不断提升。2014年,我国城镇常住人口数量达74,916万,城镇化率达到54.77%。根据联合国统计局数据,2014年中国的城市化率为54.41%,而同年,美国、英国、法国、德国、韩国等国家的城市化率水平均在75%以上。
我国城乡居民在收入和消费水平上差异较大,城镇居民的消费能力明显高于农村居民。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4年我国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年度现金消费支出分别为19,968.00元和8,383.00元,城镇居民人均年度消费支出是农村居民的2.38倍。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文具消费群体尤其是城镇消费群体的持续扩大,为我国文具行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消费者基础。
当前中国的高端文具行业尚处在一个品牌空缺的时代。国内办公文具企业规模普遍偏小,资金、市场、技术和信息等方面的竞争力均不是很强。即使一些企业有独特的技术和工艺,但由于其品牌优势不明显,市场潜能得不到充分发挥。而且,一直指导国内文具消费的“技术标准”相比也“稍逊理性”,对中国洁具企业也略失公平,只能造成国人自己打压自己的市场,而外资文具品牌的大规模介入,必将加剧这种矛盾,让本土办公文具厂家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通过资源重组和整合,办公文具行业也必将涌现出一批颇具规模实力的大企业甚至企业集团,只有这些有实力的、经受住了市场考验的企业才能继续屹立在风口浪尖;没实力的、靠投机的企业则会在市场的浪潮中被淹没。
未来我国文具行业的发展前景和趋势:
1、市场潜力巨大,消费者购买力持续增强
目前,我国文具市场的年销售额在1500亿以上,且保持持续增长,一个由小商品拉动的文具大采购市场正快速形成。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特别是文化业的大力发展,各类幼儿园和学校更加注重教学文具的全面升级,同时家庭和个人也越来越重视子女的培养,普遍追求趣味、益智相结合的学习文具,文具观念不断更新,居民收入增加使文具消费量持续增加,品质也逐步提升。我国文具行业面临消费需求迅速升级的机遇,文具市场需求在宏观经济的推动下出现爆发式增长,市场规模不断扩大,行业前景光明。
2、文具用品向个性化、时尚化和品牌化发展
随着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居民消费观念的不断升级,文具消费朝着个性化、时尚化和品牌化发展。我国在校学生和各类培训生约5亿人,随着家庭收入水平增加和学生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学生文具市场快速增长,呈现出外观时尚化、功能多样化、结构层次化、档次多元化的特点。
文具因其特有的使用人群和文化内涵,与时尚创意、文化精神紧密联系。文具作为创意文化的天然载体,正在与创意设计业、动漫游戏业、高端工艺美术业等实现融合,成为创意文化产业的一个重要分支,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以上对文具行业定义及分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