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约2.1万亿元;2016年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为30785亿元;2017年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达7990亿元,增长34.6%;预计到2020年我国文化产业产值规模达到10万亿元级。以下是文化产业发展前景分析。以下是文化产业发展前景分析。
文化产业是一种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产生的以创造力为核心的新兴产业,强调一种主体文化或文化因素依靠个人(团队)通过技术、创意和产业化的方式开发、营销知识产权的行业。文化创意产业主要包括广播影视、动漫、音像、传媒、视觉艺术、表演艺术、工艺与设计、雕塑、环境艺术、广告装潢、服装设计、软件和计算机服务等方面的创意群体。
2013年中国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约2.1万亿元人民币,占GDP比重的3.77%,对社会经济的拉动作用进一步加强。2014年以来,我国文化产业板块令人瞩目,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布局跃然纸上,文化产业跳出传统领域,融入宏观经济大格局,实现了同设计服务及相关产业的真正融合发展。我国文化产业向着高端、纵深方向不断探索。我国各地通过创新版权交易、推动文化大众消费、促进文化金融融合等方式,深度挖掘文化产业的潜力,对投资、消费带动作用明显提升。
据报告大厅《2013-2017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前景预测研究报告》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为30785亿元,比上年增长13.0%,比同期GDP名义增速高4.4个百分点;占GDP的比重为4.14%,比上年提高0.17个百分点。2016年文化及相关产业保持平稳快速增长,比重稳步上升,对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文化产业发展前景广阔。
与此同时,文化产业与其他传统产业有着很强的关联性和渗透性,直接与“互联网+”行动和国家大数据战略以用全面实施《中国制造2025》相关,通过与其他产业的融合,把文化理念渗透到传统产业的设计、生产、营销、品牌和经营管理环节,既扩大就业,又通过增加文化含量和文化品位改变传统产业的价值链条,从而提升传统产业的观念价值和经济价值,促进经济转型升级,也是要重点要发展的产业。有这样发展的大背景,文化产业应主动作为、加快创新发展,在培育壮大新动能、改造提升传统动能,推动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方面做出更大贡献。
专家指出,实现“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目标,要从文化产业的内涵与处延两方面发力。从内涵看,“十三五”时期,要大力推进文化产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抛弃低端、不合乎人民群众口味的文化产品供给,加快文化产业提质转型升级,通过文化自身的创新、创意优势,为文化产业提供新思路、新模式,重构文化产业生态环境。从外延上,要让文化创意产业服务实体经济走向常态化,通过“文化+”进一步促进文化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强化文创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外溢性和渗透性效应,不仅可以开拓文化产业的发展空间,而且为推动国民经济转型升级、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助力。
我们期待,2017年文化产业与国民经济的深度融合,能进一步拓宽文化产业新的发展领域,释放出文化领域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的重要力量,既有助于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十三五”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又有利于培育形成新供给新动能,促进经济的转型升级。
通过对文化产业发展前景分析未来文化产业面临的挑战:
一、在人才方面,从文化产业的产业特性来看,其实产业链条是比较长的,所以这种复合型的人才需求是比较高的。但是在发展过程中,由于优秀管理人才、精英人才的缺乏,使我们需要时间让人才具有这种复合型特质。现在我们也可以看到了越来越多的跨界人才,提高了整个行业的人才的水平。
二、在技术方面,我们跟发达国家来比,科技含量的差距还是比较大的,而且资源比较分散,协同和集约化的程度不够,产业集中度还是比较低的。我们国家在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文化资源的市场化程度都不够,这也需要政府不断地放开,把这些文化资源尽可能开放给市场。
综上所述,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文化建设也进入到一个快速发展的新时期,标志着我国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进一步凸显和提高。未来,在我国经济中文化产业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笔者是看好文化产业的发展前景的。以上是文化产业发展前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