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文化产业布局之区域性布局特点:
一、区域文化经济存在的历史性与文化产业发展的当代性矛盾比较突出
区域文化经济是区域经济和区域文化综合发展的一个结果,它是历史运动的产物。它既反映了一个地区文明发展的水平,同时也反映了一个地区资源和要素的物质性状况以及人们对这种资源和要素的精神的把握的情况。
二、文化产业空间布局的一般规律与区域文化产业规划的任务仍不太明确
文化产业布局和其他任何产业的布局一样,它的运动和发展也是有规律的。不同的产业有它不同的产业特性,不同的产业特性又规定了这一产业区别于其他产业不同的运动特,正是这些特点反映了不同产业运动内在联系的要求。当这些要求反映在产业布局的空间运动时,它就是该产业布局的规律。由于不同产业部门对布局的条件和要求不同,因而不同地区适宜发展的产业部门也是不一样的,同一产业部门布局在不同地区也会产生不同的经济效果。因此,在进行产业布局时,必须全面、深入地分析影响产业布局的各种条件,因地制宜地安排各产业部门,使布局合理化,以取得最佳的经济、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我国文化产业布局之任务所在
一、促使区域文化产业与文化企业的趋集中化运动,实现文化生产力的集约化发展。
文化产业的集中聚集,一是有助于形成文化产业的综合竞争力与核心竞争力,实现对各种文化资源的优化配置与有效利用;二是有利于利用市场信息,形成对于各种文化资源的吸纳能力和辐射能力,提高创意能力,节约文化资源的流通成本;三是有利于文化能力向社会能力的转化,在消化吸收现代高新技术的同时,也以产业集群实现的方式改造社会扩大再生产的方式和途径,进而达到为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文化生态环境的目的。
二、促进区域文化产业和文化企业的合理分散,实现文化空间经济的均衡发展。
文化产业的集中只有在一个适当的量度内才是有价值的,超过了一定的极限,产业生存空间的过于狭窄,必然引发和导致恶性的市场竞争,由此而造成投资环境的破坏致使文化资本外流,进而最终导致整个产业发展的停滞和衰败。
三、深入探讨区域文化产业结构的个性发展规律与特点。
文化产业空间布局与产业特点紧密结合的,只有对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概况有—个清晰的认识,才能对区域文化产业空间布局有恰当的定位。一个国家或地区如果产业部门组合得当,产业地域组合科学、合理,那么,它将推动国民经济和文化建设健康、快速、有序地发展。
我国文化产业布局之制约因素
一、文化体制的制约
在现阶段,我国文化产业布局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文化行政分割,这是构成现阶段我国文化产业空间布局运动的最大障碍。
二、国民经济发展基础的制约
文化产业是现代国民经济发展的产物。文化产业布局不仅是文化生产能力空间运动的结果,而且也是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程度的一个结果。现阶段我国文化产业空间布局的结构,实际上就是历史上文化产业空间投资分布状况的一个结果。发展文化产业需要国民经济增长的积累。
三、文化要素禀赋的制约
文化要素禀赋在这里是一个历史性的概念,是指一个地区文化产业空间布局规划现有的文化产业基础和条件。
四、视野的广阔度
这是指对整个国家乃至整个世界发展大趋势的熟悉和了解程度。文化产业空间布局规划本质上是一种战略性规划,而战略性规划是要能够反映事物的发展趋势的。这个发展趋势,不是局部性的,而是整体性的。
五、观念的先进度
所谓观念的先进度是指文化产业规划主体对于文化产业认识的程度。在这里,既包括对文化的理解,对文化和意识形态关系的理解,关于文化产业与文化建设关系的理解,以及文化产业发展和人的主体性建设的理解等等。
我国文化产业布局之谋变
文化产业布局谋变,既有助力结构转型的经济布局,又有世界政治和外交的文化布局;进入新的文化经济时代,既拓展了文化产业的外延,又必将挖掘文化的内涵。
从国内来看,文化产业跳出影视、出版、演艺等传统领域,融入国民经济的“大循环”中,这是文化产业的经济布局。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将深度融合到装备制造业、消费品工业、建筑业、信息业、旅游业、农业和体育等七大产业,放大文化的“溢出”效应,提升文化的附加值,文化也将像科技一样,成为国民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引擎”。
从国际来看,文化贸易推动原创的、高附加值的文化产品走向世界,既提高我们在世界文化贸易中的“硬实力”,又提升中国文化的“软实力”,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的升级。
面对扑面而来的重磅的文化产业政策,文化产业界人士信心满怀地说“又一个春天来了”。据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13-2018年中国文化行业市场调查报告》显示,其实机遇和挑战并存,文化产业的布局变化,将是一个更加开放的平台,不仅面向国内的各个产业开放,也面向世界各国开放。市场会更宽阔,但竞争也会更激烈。文化产业界人士,只有主动应战,加强学习,挑战自己的知识结构和思维定式,敞开胸怀接受新生事物,主动适应新变化和新市场,这才是制胜“法宝”,既能做强自己,也能抓住机会,不负“大好春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