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至2023年,全球太阳能电板市场预计将以7.02%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到2023年达到24亿美元的市场规模,2018年估计市场规模为17.1亿美元。随着中国光伏产业的发展和国内技术的革新,国内涌现出数十家太阳能电板企业。以下对太阳能电板行业现状分析。
太阳能电板行业现状分析,随着太阳能产业的发展以及太阳能背板国产化率的提升,中国太阳能电板行业的产能同步地处于非常快速的扩张状态。太阳能电板行业分析指出,2013年,台虹科技产能为2000万平米,中来股份产能为3000万平米;而到2017年,台虹科技产能为4200万平米,中来股份产能为更是超过10000万平米。
2017年国内主要电板生产企业产能(单位:万平米)
早期由于材料及工艺限制,国内电板企业发展较慢。但是,在光伏产业向国内迁移和光伏发电平价上网和降本增效趋势的背景下,传统国外电板企业由于不适应快速降本的需要,利润率下降,市场份额正逐步降低并逐步退出市场,国内企业正迅速占领市场。2016年相继有日本凸版和3M 公司退出背板市场,2017年日本东丽公司也逐步退出电板市场。随着国产背板供应整体崛起,市场集中度也在逐年提高。现从三大点来分析太阳能电板行业现状。
第一、国产背板企业份额进一步扩大,太阳能电板行业现状预计到2015年底,国产背板市场份额将超过国外。未来几年,国产背板市场份额将进一步扩大,将占据国内背板市场主导地位,在国际背板市场的份额也将继续提升。
第二、含氟背板重归主流。太阳能电板行业现状分析,自2011年以来,含氟背板的份额逐年增加。亚化咨询估算,2015年底之前,含氟背板的市场份额将重新超过90%。
第三,背板成本降低依赖于材料国产化,氟材料将是关键。太阳能电板行业现状分析,以主流背板为例,最外层为氟材料,中间层是PET基膜;最内层是粘结层,材料最为复杂,包括氟膜、氟涂层、EVA、PE、PA等。目前来看,PET基膜国产化相对比较成熟,国内上市公司包括东材科技和南洋科技等公司。但氟材料仍然主要依靠进口,未来国产化的空间最大,也是背板进一步降低成本的关键。
太阳能电板行业现状分析,由于市场成长迅速,太阳能电板产能扩张非常迅速,具备竞争优势的企业的新增产能消化速度非常快,而不具备竞争优势的企业既有产能利用率相对较低。另外苏州赛伍产能利用率远超过100%,达到200%以上,由此可见,目前公司生产能力已经不能够满足下游市场对太阳能背板产品需求,公司急需持续扩充产能,进一步拓展太阳能电板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