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至2023年,全球太阳能电板市场预计将以7.02%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目前太阳能电板市场以含氟背板为主,结构及材料由原来的多样化向少数几种主流结构集中,由原来的多国争霸向国产集中。以下对太阳能电板行业趋势分析。
太阳能电板行业趋势分析,随着太阳能产业的发展以及太阳能背板国产化率的提升,中国太阳能电板行业的产能同步地处于非常快速的扩张状态。太阳能电板行业分析指出,2013年,台虹科技产能为2000万平米,中来股份产能为3000万平米;而到2017年,台虹科技产能为4200万平米,中来股份产能为更是超过10000万平米。
2017年国内主要电板生产企业产能(单位:万平米)
在光伏行业发展的早期,对材料和工艺的高要求使得在较长一段时间太阳能电板都被国外大型企业垄断。国内目前已有数十家各领风骚的太阳能电板企业,他们通过加强技术研发来打破国外的技术垄断,同时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凭借性价比优势,正在逐渐挤占国外企业的市场份额。现从三大趋势来分析太阳能电板行业趋势。
第一、国产电板企业份额进一步扩大。2010年,在全球光伏电板市场上,国产电板份额仅占10%左右,国外产品占据约90%的份额。太阳能电板行业趋势分析,预计到2015年底,在全球市场,国产电板市场份额将超过国外。未来几年,国产电板市场份额将进一步扩大,将占据国内电板市场主导地位,在国际电板市场的份额也将继续提升。
第二、含氟背板重归主流。太阳能电板行业趋势数据显示,2008年之前,含氟电板占背板市场90%以上份额,非氟电板不到10%。2010年前后,由于市场供不应求,光伏组件厂商更倾向于价格低廉的非氟电板,非氟电板市场占有率一度达到55%左右。自2011年以来,含氟电板的份额逐年增加。亚化咨询估算,2015年底之前,含氟电板的市场份额将重新超过90%。
第三,电板成本降低依赖于材料国产化,氟材料将是关键。太阳能电板行业趋势分析,以主流电板为例,最外层为氟材料,中间层是PET基膜;最内层是粘结层,材料最为复杂,包括氟膜、氟涂层、EVA、PE、PA等。目前来看,PET基膜国产化相对比较成熟,国内上市公司包括东材科技和南洋科技等公司。但氟材料仍然主要依靠进口,未来国产化的空间最大,也是背板进一步降低成本的关键。
太阳能电板行业趋势分析,电板是保护电池片的重要封装材料,其直接与户外环境接触。电板材料老化将使组件加速失效,最终导致太阳电池的稳定性与耐久性无法得到保障,因而电板材料需具备优异的绝缘性、水汽阻隔性和耐候性等优点。基于组件背板运输和安装成本等方面的考虑,组件组装厂将背板用柔软的聚合物材料替换原有玻璃背板,避免了玻璃背板易碎、坚硬、安装不便等问题发生,提供了一种安装容易、成本更低、持久有效的机械封装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