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区域对铜消费增速的贡献存在差异,我国铜价持续走高,上涨超过29%,2020年表观消费年平均增长14.4%,增速回落4.6个百分点,以下是铜行业发展前景分析。
我国铜行业历经几年的创业和发展,由小到大,由弱变强,特别是“三十五”期间发展迅速,已成为世界上重要的铜材生产、消费和国际贸易大国,产量已连续多年居世界首位。根据铜行业分析数据,2020铜加工材产量已突破一千万吨大关,铜加工材的品种不断增加、产品质量逐步提高、技术创新活跃、国产铜加工技术装备正在发挥重要作用,现代铜加工工业体系已初步建立。
铜行业发展前景指出,铜消费主要集中在电力行业,消费占比高达45%;其次是家电、建筑行业,消费占比均超过10%;交通运输、电子行业所占比重也较大,分别占到7.5%、8%,其他行业占比12%。
电力行业是国内铜消费的第一大领域,铜产品广泛应用于电线电缆、电机、输变电设备(高压开关、变压器)、电器附件。根据电网每投资1亿元能带动800-1000吨的铜消费,以及电源每投资1亿元能带动200吨的铜消费,来对电力行业的铜需求进行测算,2020年,我国电力行业累计耗铜总量达538.0万吨,同比增长0.7%。
从铜材增长来看,到2017年达到顶峰进口量为569万吨,进口金额312.6亿美元,2018年受到需求减弱的影响,进口量开始减少,2019年国内产量增加,使得进口量进一步减少。到2020年受铜价内强外弱和国内需求提振影响, 中国未锻轧铜及铜材进口数量为284万吨,相比上年同期增长了57万吨,增幅为25.2%,进口金额170.7亿美元,相比上年同期增长了18.3亿美元,增幅为12.3%。
从长周期来看,人均铜消费会经历工业化初期的高速增长阶段,随着社会经济结构转型和基础设施逐渐完善,铜资源的人均需求量逐渐达到顶点,转为缓慢下滑。2020年我国人均铜消费量8.24kg,仍低于主要发达国家水平,消费顶点尚未到达,未来仍有显著增长空间。
目前,我国铜矿分布由原五大基地为主,逐渐扩展到向西部地区延伸,如内蒙古、新疆、西藏等。铜行业发展前景指出,铜冶炼行业除了在四大资源基地分布外,在沿海地区(山东、广西)在铜冶炼分布的比重在加大。铜加工行业分布部分由发达省份地区向中部地区转移和上游生产基地转移。
2021年,国内外环境日趋复杂,将对铜市场和国内终端制造业造成一定影响,国内铜消费将持续放缓,环保压力不断加大,铜行业下行压力较为突出,建立全流程绿色制造体系、发展高端铜材将是行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方向。
工业和信息化部表示将支持铜行业加快技术改造,促进行业从关注产品质量性能转向更加注重提升全生命周期的资源利用和节能减排水平,建设智能铜矿山和智能工厂,实现绿色化、智能化发展;充分发挥铜的功能性材料作用,积极发展高端铜材,扩大铜应用,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国防科技发展,以上便是铜行业发展前景分析所有内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