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是国家重点扶持的产业,重要性和需求不言而喻,2020年我国铜材进口金额为4808404千美元,同比去年下降了5%,以下是铜行业现状分析。
我国铜材产销量稳步增长,但高端产品仍大部分依赖进口。根据铜行业分析数据,2014至2020年,全国铜材产销量不断增加,由2014年的300万吨增长至2020年的356万吨,行业大而不强。
2020年,我国铜材行业市场规模约为717亿元,较2019年上涨了12.38%,行业发展迅速,明显高于传统的冶金行业。铜行业现状分析指出,随着国内高新技术领域的快速发展,产成品的性能也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对于铜材的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铜材作为广泛应用于新兴产业的新材料,其市场空间较广,市场饱和程度还较低。
2020年,由于疫情和全球经济下滑的影响,铜矿石及其精矿的价格下跌。受价格和需求下降的影响,截止到6月,全国铜矿石及其精矿的进口量为1084万吨。去年同期增加29万吨,增长3%,进口值为158.5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减少7.9亿美元,下降3.6%。
从长周期来看,人均铜消费会经历工业化初期的高速增长阶段,随着社会经济结构转型和基础设施逐渐完善,铜资源的人均需求量逐渐达到顶点,转为缓慢下滑。2020年中国人均铜消费量8.24kg,仍低于主要发达国家水平,消费顶点尚未到达,未来仍有显著增长空间。
预计2021年中国精炼铜消费全球占比约为48%,除中国外,欧洲国家和北美地区铜消费全球占比也较高,分别为17%和10%。发达国家铜消费主要集中在建筑和交通运输领域。以美国为例,铜的终端消费中建筑占比约44%,占比最高,交通运输领域约占19%,电力设备领域用铜占比则明显低于我国,占比仅为18%。
发达国家经济回暖,对铜消费产生利好。美国基建投资计划和税改政策将对美国国内投资和制造业回暖产生显著刺激拉动铜消费量回升。铜行业现状分析指出,除美国外,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基建支出和制造业也出现明显回暖,带动精炼铜消费企稳回升。
新兴市场国家当前需求较少,但增速可观,中长期对铜消费形成支撑。未来印度、印尼、中东地区国家等新兴市场经济体精炼铜消费均将录得快速增长,以上国家当前铜消费基数小,但中长期来看将对全球精炼铜消费形成稳定支撑。
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的《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指南(2020-2025年)》提出,到2025年,新增集中式充换电站超过1.2万座,分散式充电桩超过480万个,以满足全国500万辆电动汽车充电需求。预测到2025年,领域将拉动铜消费量16.6万吨,2020-2025年 CAGR为31%,以上便是铜行业现状分析所有内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