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煤炭等大宗货物,由汽车运输向铁路运输集中,带来铁路货运量快速上升。2018年我国铁路营业里程达16.2万公里,预计通车的城际铁路线路总里将突破8500公里。以下是铁路运输市场现状分析。
铁路运输是使用铁路列车运送货物的一种运输方式。新中国成立30多年来,铁路运输业有了比较大的发展。布局得以逐步改善,除西藏外,各省、市、自治区都通了铁路。技术装备和经营管理水平也有所加强和提高,在目前和今后都是我国货物运输的主力。铁路运输行业分析,铁路运输虽然有了较大发展,还是不适应社会主义建设对运输任务增加的需要,仍是国民经济一个薄弱环节。
根据我国统计年鉴数据,1980年至2015年,我国GDP 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 15.40%,公路里程、民航线路里程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为4.80%、9.90%,而铁路营业里程年均复合增长率仅为2.37%,不仅低于公路、民航里程增长率,更远低于GDP的复合增长率。铁路运输市场现状分析,铁路建设长期滞后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因素之一。
2017年,我国铁路营业里程达12.70万公里,7年年均增加营运里程5124公里,7年复合增速4.8%。其中,普铁总里程达到10.20万公里,年均增加营业里程2286公里,7年复合增长率2.47%。高铁营业里程达2.5万公里,年均增加营业里程2838公里,7年复合增长率25.38%。高速铁路营业里程占铁路营业里程的比重也由2011年的7.08%提高到2017年的19.69%,主要是因为新增铁路里程中高铁占比较高。
2018年9月,山东、长三角地区沿海港口煤炭集疏港运输全部改由铁路,生态环境部提出“公转铁”,京津冀、长三角大宗货物将全部由铁路运输。从去年4月份天津港禁止汽运煤进港开始,“公转铁”政策逐渐推行。2019年底前,京津冀及周边、长三角地区沿海港口的矿石、钢铁、焦炭等大宗货物全部改由铁路运输,禁止汽运集疏港。
当前的出行方式在朝着 “民航覆盖中长线高端旅客、高铁覆盖中短线高端旅客、普铁覆盖中长线普通旅客与支线所有旅客”的雏形发展。而过去数十年了内,同时看到了1)人均收入快速增加,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 2000年的6860 元/人,达到3Q2017的累计27430元/人,预计19年化的城镇人均收入将超过3.6万元/人;以及2)高铁与民航客运量快速增长。铁路运输市场现状分析,二者同时说明,当前环境下,消费者对于出行价格的适度上调是能够消化的。
未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人们对铁路运输速度的要求也在日益提高。高速铁路的开通运营,极大缩短了沿线各地的旅行时间,沿线旅游业、房地产业迅速发展,高速铁路对地方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所以,继续发展高铁运输,并将成为我国铁路发展的一大趋势。以上便是铁路运输市场现状分析所有内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