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仿制药 内容详情
生物仿制药行业分析
 生物仿制药 2020-12-14 11:33:17

  生物原研药专利到期,生物类似药迎来发展的机遇,2019年生物药占全球TOP200药品销售量44%,单抗产品突破千亿美元,多款单抗药物稳居畅销药排行榜前列,以下是生物仿制药行业分析。

生物仿制药行业分析

  全球上市的生物类似药约有197个,其中13种药物已上市生物类似药的个数≥5个,地域分布也极其广阔,亚欧美及非洲均有上市的生物类似药。69%的生物类似药是在亚洲上市,这主要是因为印度强大的仿制能力和宽松的上市制度。

  生物仿制药行业分析指出,中国还未有严格意义上的生物类似药上市,但是我们看到作为全球第一大生物类似药在研国,国内不少药企都在生物类似药上布局。2019年苏州康宁杰瑞在研生物类似药的数目已有28个之多。

  2019年我国生物药市场规模达到2185亿元,年复合增速约为26%。伴随需求的不断提升及政府与资本对创新生物药的利好,我国生物药市场规模预计到2022年将增至4785亿人民币,保持约14%的增速,具有较大发展空间。

  从市场规模来看,我国生物类似药市场规模在不断扩大,2019年更是有了大幅度的增长。2019年2月,复宏汉霖的利妥昔单抗注射液获批上市,2019年全年,其销售额达到7900万元;2020年上半年,复宏汉霖的利妥昔单抗注射液的销售额更是达到9580万元,增长迅速。同时,2019年我国生物类似药的市场规模接近30亿元,增长幅度较大。

  从药物研发类型来看,我国在研生物类似药大多集中在利妥昔单抗、曲妥珠单抗、贝伐珠单抗、阿达木单抗等几款全球畅销药品上。生物仿制药行业分析指出,热门品种中在研企业数超过10家的有三款,分别是贝伐珠单抗、曲妥珠单抗和阿达木单抗,目前三个爆款药物国内均有生物类似药获批。

  2020年3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发布了《生物类似药研发与评价技术指导原则(试行)》,首次明确了生物类似药的定义,提出了生物类似药研发和评价的基本原则,对生物类似药的药学、非临床和临床研究和评价等内容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为进一步规范此类药物的研发,提高其安全性、有效性和质量控制水平奠定了良好基础。

  截止目前,我国已有7款单抗类生物类似药提交上市申请,明年有望迎来生物类似药春天。国内大分子生物类似药目前已有多家企业展开布局,5种已过专利保护期的单抗药物中,临床III期以上的药物种类已经达到29个,其中已提交上市申请的也达到7个,以上便是生物仿制药行业分析所有内容了。

热门推荐

生物仿制药相关研究报告
生物仿制药相关研究报告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895号
闽ICP备09008123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