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色散补偿光纤模块占据了49%的相对全球市场份额。色散补偿光纤是针对现已铺设的G652标准单模光纤而设计的一种新型单模光纤。以下对色散补偿光纤市场前景分析。
色散补偿光纤市场前景分析,为了解决由标准单模光纤组成的2.5Gbit/s´8波分复用系统在波长1550nm处存在比较大色散的问题,光纤制造厂家通过增加光纤的波导负色散来抵消光纤的材料正色散方法,研制出了在1550nm波长具有较大负色散的光纤,称之为色散补偿光纤。该光纤的设计指导思想是利用色散补偿光纤在1550nm波长的大的负色散,补偿标准单模光纤在1550nm波长由于长度增加所积累的大的正色散。优质色散补偿光纤在1550nm波长的负色散值可达−80~−150ps/(nm·km)。一般1km色散补偿光纤可以补偿4~8km标准单模光纤的色散。但是,色散的补偿本身具有比较大的衰减,需要采用光放大器来弥补色散补偿光纤的光损失。
所谓色散就是指不同频率、不同颜色的光在传输过程中,因其自身传播速度不同而产生的相互分离。单模光纤中的色散主要是群时延色散,也就是材料色散以及波导色散。这些色散在运行过程中都会致使光脉脉冲展宽,致使信号在最终传输时出现畸变或者误码率不断增大。
通过色散补偿光纤市场前景分析得知,中国光纤光缆需求量是全球光纤光缆需求量的主要推动力。根据数据,2016年,中国光纤光缆需求量占到全球需求量的57%。CRU认为,随着4G建设的深入以及光纤到户的广泛覆盖,中国的光纤光缆需求增长不会就此停滞。中国的强劲需求仍是主要推动力,引领全球增长的趋势。
色散补偿光纤市场前景预计 2017 年底达到 8900 吨,2018 年底达到 10500 吨,预计对应产量 2017 年为 7200 吨,2018 年底为 8600 吨,预计 2018 年国内光纤需求 3.1-3.3 亿芯公里,对应光棒需求 为 9400 吨,测算 2018 年底国内光棒需求缺口为 800 吨,缺口率为 8%。
国内光纤光缆厂商从多年前 200 多家减少至不足 30 家,具备“棒纤缆”全产业链能力的公司竞争 力不断增强,行业集中度趋势明显。色散补偿光纤市场前景分析,光棒市场份额方面,长飞、亨通、中天、富通和烽火前五家厂 商的市场份额总和已达 93%。
色散补偿光纤市场前景统计数据分析,光纤预制棒曾一直依赖国外进口,日本是我国最主要的光纤预制棒进口对象。自2005年以来,我国光纤预制棒进口量占比逐年降低,至2016年光纤预制棒的供应已经基本上能实现自产,2016年国内光棒总需求780 吨左右,自产光棒约5600吨,国内产量占比已经超过 70%。
未来随着通信系统的不断发展以及系统容量的不断扩展,再加上TDM以及WDM技术的出现于成熟,会使得光纤中的脉冲速率越来越高,其实际频谱也愈来愈宽。色散补偿光纤市场前景分析,所以更好的实现宽带光纤通信系统中的色散补偿技术就变得尤为重要了,本文主要结合色散的概念及其特点,对光纤系统中的色散补偿技术进行简单介绍与分析,为日后进一步做好色散补偿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工作提供了一定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