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中必不可少的物质,我国是世界上21个贫水和最缺水的国家之一,全国城市每年缺水60亿m3,每年因缺水造成经济损失约2000亿元,以下是水资源行业现状分析。
按照国际公认的标准,人均水资源低于3000立方米为轻度缺水;人均水资源低于2000立方米为中度缺水;人均水资源低于1000立方米为重度缺水;人均水资源低于500立方米为极度缺水。水资源行业分析指出,我国目前有16个省(区、市)人均水资源量(不包括过境水)低于严重缺水线,有6个省、区(宁夏、河北、山东、河南、山西、江苏)人均水资源量低于500立方米,为极度缺水地区。
水资源行业现状指出,我国是一个干旱缺水的国家,淡水资源总量约占全球水资源的6%,次于巴西、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和印度尼西亚,居世界第6位,但人均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美国的1/5,是全球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2019年,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7462.5亿立方米,同比减少4.5%,人均水资源量2008.00立方米,为轻度缺水。
供水业务包括供水建设、接驳及经营增长,城市供水经营及建设业务是收入增长主要动力,逾62亿港元,同比增长25.1%,占总收入81.8%,贡献净利逾24亿港元,同比增长30.1%,主要是受城乡一体化政策影响下接驳费收入提升所致,其中期内接驳收入同比增长逾35%。
工业生产用水效率低,导致成本偏高,产值效益不佳,单方水的GDP产出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3。全国大多数城市工业用水浪费严重,平均重复利用率只有30-40%,目前全国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平均为63.42%,无法与先进国家相比。
水资源行业现状指出,为了解决水资源短缺,我国出台各种政策措施,做好工农业及生活用水等节水工作,加强水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治理,做好非常规水源的开发利用,加大海水的直接利用,保障地下水资源合理使用,将污水变为可用资源,实现零排放和污水资源化,支配使用好现有水资源。
目前,我国智慧水务发展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水务1.0阶段,以自动化控制为核心,着眼于工艺优化以及生产效率的提升;水务2.0阶段,以企业信息化为核心,更多地在企业资源管理、移动应用、算法应用方面进行突破;水务3.0阶段,则是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的综合应用。
整体来看,我国智慧水务行业市场规模尚未释放,再加上多数水务企业是由原来的传统水务企业演变而来,在传统主营业务基础上向智慧水务拓展。我国智慧水务企业规模普遍偏小,缺乏标杆性企业,因此可以说行业的市场饱和度偏低,以上便是水资源行业现状分析所有内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