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醋 内容详情
2015年中国食醋行业现状分析
 食醋 2015-11-28 10:25:49

  食醋行业现状如何呢?据悉,从去年的互联网思维,到今年的“互联网+”,互联网在电子商务、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各个领域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甚至成为了必然的趋势。食醋产业作为传统的实体产业,同样要研究和适应“互联网+”的经济格局,以获得更长远的发展。

  2015年中国食醋行业现状分析:

  1. 食醋产业概况

  中国的食醋历史悠久,最早要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西周时期。山西太原,今天我们所在的这座城市,是中国食醋的发祥地之一。最早的时候,醋又称作酢或醯。中国有四大名醋,分别是山西老陈醋、镇江香醋、阆中保宁醋、福建红曲醋。经过2000多年的发展,食醋产业从最初的作坊发展到小型的生产企业,及至现代化产业,成为具有较高品牌集中度的调味品行业支柱产业(除酱油产业外的第二大产业),同时在家庭消费、餐饮市场和食品加工工业三个环节占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地位。

  根据食醋的基本属性,按照酿造工艺可分为固态发酵醋和液态发酵醋;按照原料可分为高粱醋、米醋、糯米醋、大米醋、糖醋、酒精醋、果醋等等;按照功能分食用醋和保健醋。当然,也有按颜色分为白醋和黑醋,按度数分为4度、6度、9度等,按年份5年陈醋、10年陈醋等。根据食醋市场要素的产品属性,可将食醋按功能定位分类,依消费者需求可分凉拌醋、饺子醋、包子醋、宴会醋、保健用的玛咖醋、西餐用的油醋汁等等。虽然目前食醋的种类繁多,但还远远没有开发到位,有待业内人士去探索。食醋企业要按照消费者的类型找好自己的细分市场。

  2. 中国调味品行业的现状

  近年来,中国调味品产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以及在国内外复杂的经济环境、食品经济格局下,仍然得到了相对稳定的成长,在我国食品工业里,延续了自身的重要性和地位。其中,细分产业中的龙头企业不断扩张,新产品层出不穷,消费者需求不断提升,消费量稳步增长,产业内部的结构调整和产业集中度提升,并持续受到资本市场的青睐。

  根据2014年调味品行业百强统计(参与企业68家,均为调味品产业各细分品类的龙头企业和重点品牌企业),各重点分支产业中,除酱腌菜出现产量下滑,其他产业均呈现不同程度产量增长,其中增长较快的依次为蚝油、腐乳、食醋、酱类等产业。生产总量为739.09万吨,同比增长10.48%;销售收入为 501.07亿元,同比增长10.64%。在食品行业中,这样的增长速率是比较突出的。

  3. 中国食醋产业的发展现状

  (1)2014年食醋产业的数据统计

  2014年,中国食醋产业产量增长较快,生产厂家6000家左右,总产量约300万吨。根据中国调味品行业百强统计,百强中的28家食醋企业,产量127.2万吨,增长率达16.59%;即不到二百分之一的食醋企业产量约占总产量的42%。

  在产量排名前10位食醋企业中,江苏恒顺集团有限公司以27万吨左右的年产量排名首位,占到全国总产量的近10%。排名前10位的食醋企业,产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其中山西老陈醋集团有限公司产量增长率最大。

  (2)中国主要食醋品牌及国外食醋产品

  目前,中国的主要食醋品牌包括:山西的水塔、东湖、紫林、来福、宁化府、四眼井、古灯、陈世家,四川的保宁、清香园,江苏的恒顺、苏美、小二黑,福建的永春,山东的玉兔、巧媳妇、欣和、灯塔、德馨斋,天津及河北的天立独流、统万珍极、天赐,北京的龙门、和田宽,上海的鼎丰、宝鼎,贵州的味莼园,广东的海天、致美斋、美味鲜,浙江的双鱼,东北的正阳河,以及新疆的笑厨等等。

  国外的主要食醋产品,包括欧洲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国的果醋,英国的麦芽醋,奥地利、美国的苹果醋,以及日本的粮食醋、果醋以及用于日本料理的调和醋。

  (3)食醋文化建设

  食醋在中国有2000年的历史,食醋产品在发展过程中也有很多文化典故。因此,在做好产品的市场营销、向消费者进行市场的拓展和推广的同时,食醋的品牌企业特别是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企业纷纷开展食醋文化建设,既推动了食醋市场的发展,也扩大了自身的品牌影响力。

  食醋文化建设包含几个方面,一是开展工业旅游,如山西紫林、江苏恒顺、北京六必居等企业的开拓的旅游项目;二是进行项目申遗,如宁化府益源庆历史档案入选《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三是建设相应的博物馆和文化馆,如保宁醋、清香园博物馆以及镇江香醋的醋文化博物馆等。更多食醋行业现状信息请查阅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15-2020年中国食醋行业市场调研与投资前景预测分析报告》。

热门推荐

相关资讯

更多

免费报告

更多
食醋相关研究报告
食醋相关研究报告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895号
闽ICP备09008123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