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质能是接近零排放的绿色能源,越来越多的国家将发展生物质能作为替代化石能源、保障能源安全的重要战略措施。截止2018年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达到7.28亿千瓦,生物质发电装机1423万千瓦,以下是生物质能行业产业布局分析。
2006年至2010年,即“十一五”期间,我国生物质直燃发电得到了迅速发展。生物质能行业分析指出,2010年底,我国生物质发电并网总容量达到550万千瓦,农林生物质直燃发电并网总容量为360万千瓦,占所有生物质能发电的65.5%;垃圾焚烧发电并网总容量为170万kWh,占所有生物质能发电的30.9%;其他气化发电、沼气发电、混燃发电等所占比例很小,只有20万千瓦。
截至2018年,生物质发电累计装机容量为1423万千瓦,并网约为950万千瓦,主要是农林生物质直燃发电和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其中农林生物质直燃发电核准容量约为840万千瓦,并网容量约为500万千瓦,核准容量占比约为59%,原料是各种农作物秸秆和林业废弃物,主要集中在华中和华东等原料比较丰富的地区。垃圾焚烧发电并网约为424万千瓦,原料以城市生活垃圾为主,主要分布在大中城市周边地区。
生物质发电具有产业链长、带动力强等特点,是农业、工业和服务业融合发展的重要载体,是产业精准扶贫的利器。生物质能行业产业布局分析,装机规模为2.5万千瓦的生物发电项目年消耗生物质约20万吨,如按每吨秸秆200元的收购价测算,将带动所在地区农户年增收入4000多万元。秸秆燃烧后的灰渣全部无偿返还给农民作肥料,降低农民耕种成本。同时,围绕秸秆的收购、存储、运输等产业链条,可为当地农村提供1000个就业机会。
在粮食主产省份以及畜禽养殖集中区等种植养殖大县,按照能源、农业、环保“三位一体”格局,整县推进,建设生物天然气循环经济示范区。
在具备资源和市场条件的地区,特别是在大气污染形势严峻、淘汰燃煤锅炉任务较重的京津冀鲁、长三角、珠三角、东北等区域,以及散煤消费较多的农村地区,加快推广生物质成型燃料锅炉供热,为村镇、工业园区及公共和商业设施提供可再生清洁热力。
在农林资源丰富区域,统筹原料收集及负荷,推进生物质直燃发电全面转向热电联产。生物质能行业产业布局指出,在经济较为发达地区合理布局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加快西部地区垃圾焚烧发电发展;在秸秆、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比较丰富的乡镇,因地制宜推进沼气发电项目建设。
2019年1月30日,《生物质发电“十三五”规划布局方案》,《方案》明确“十三五”期间生物质发电政府支出方向等问题,且将生物质能发电项目审批权下放。目标上,《方案》提出,到2020年我国31个省(区、市)符合国家可再生能源基金支持政策的生物质发电规模总计将达2334万千瓦,是原“十三五”规划目标的155.6%。其中农林生物质发电1312万千瓦;垃圾焚烧发电1022万千万。
展望未来,在我国能源结构转型,严格环保政策、治理大气污染的时代背景下,生物质能产业面临着发展的良机。在不断进步的技术和政府政策的大力加持下,我国生物质能产业将走向发展快车道。生物质能产业促进会的成立,将起到火车头的作用,指导和引领我国生物质能产业健康、有序、有力的发展,开创产业发展的新格局、新高度。以上便是生物质能行业产业布局分析所有内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