纱布是纺织原料的一种,它的特点就是轻薄、经纬稀疏,在其表面可以看到十分明显的网格状纹路。纱布可以采用纯棉、化纤或者混纺制作,也可以通过不同的工艺将其制作为多层、双层或多层,甚至还可以在颜色上染色、漂白或增白。纱布的种类有很多,其用途也多种多样。比如,常见的有用于医用的脱脂纱布,有用于蚊帐的蚊帐纱布,有用于口罩的口罩纱布,还有用于棉被、蚕丝被的全棉漂白纱布等等。以下对2017年纱布行业概况及现状分析。
自上个世纪四十年代以来,世界各国的医疗机构就在不断地探索和研究新型的医用止血材料。止血粉、明胶海绵、止血纱布等止血材料相继问世。其中止血纱布对水和盐水有较强的亲和力,遇到血液时能快速吸收血液中水分而溶解,形成的胶体堵塞毛细血管末端,并促使血液浓缩,粘度增大,减慢血流,从而达到止血的目的。止血纱布的问世,为解决手术出血、渗血问题提供了新方法,与其他的止血方式相比,止血纱布更容易操作,可随意折叠、缠绕,与创面贴敷紧密, 止血效果良好,进入临床后,深受外科医生的喜爱。
2017-2022年中国可溶性止血纱布项目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战略研究分析报告表明,传统的纱布敷料于创面修复中仅起单纯覆盖创面的作用,随着分子生物学的迅速发展,现代敷料不仅要覆盖创面,还应具有促进组织修复的功能。
医疗纱布是医疗卫生部门所必需的,为了保证人民的健康,减少交叉感染和病毒、病菌传播渠道,医疗卫生器材的卫生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并且随着医学科学的迅速发展,对医疗卫生用纺织品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近几年非织造技术的飞速发展,使用安全、卫生、防毒的多功能产。
据悉,现烧伤科使用的国内外敷料仅具有保湿和防止与创面粘连的作用。现有的人工真皮(皮耐克,日本GUNZE株式会社;兰度仿制的双层人工皮),结构为外层硅胶膜加内层胶原海绵。缺点:不透气,创面毒素无法排出,易感染造成创口恶化;其功能就是形成真皮样式肉芽组织(肉芽组织在组织损伤后2~3天内即可开始出现,填补创口或机化异物。随着时间的推移,肉芽组织按其生长的先后顺序,逐渐成熟。其主要形态标志为:医学`水分逐渐吸收;炎性细胞减少并逐渐消失;毛细血管闭塞、数目减少。最终肉芽组织成熟为纤维结缔组织并转变为瘢痕组织),从而影响创面修复。
我国目前医用敷料年生产值为300亿元,国内年消费量的产值为70亿~80亿元,其余为出口。且以20%-30%的速度增长。湿性伤口护理理念和产品在上世纪90年代进入中国,但是,功能性敷料由于价格高,市场普及比较慢,我国新型敷料尚处于市场培育阶段,只占国内市场的5%左右,市场上80%以上还是以以纱布、棉花等低级的传统敷料为主,每年使用的约10亿元左右的高端敷料基本都是国外产品,国内本土企业的产品应用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