纱布 内容详情
2017年纱布行业技术特点分析
 纱布 2017-06-02 17:03:53

  纱布是纺织产业链的首道工序,纱布的技术进步与产品升级,对整个纺织业的进步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当前国内纺纱加工成本不断提高,纱布市场又面临国内外多方面力量的角逐,处于十分严峻的形势。以下对2017年纱布行业技术特点分析。

  为此,浙江省纺织工程学会专门邀请省内重点纺纱企业领导与相关科技人员,围绕加快纺纱装备改造与产品升级,实现减人增效、提高竞争力的主题,进行广泛交流与探讨。

  与会人员认为,浙江纺织业虽具有产品集聚度高、市场信息反应快、企业生产品种变化快的优势,但也存在许多弊端,未来需加快纱布装备的改造与产品结构调整,提升产品档次与减少劳动用工。

2017年纱布行业技术特点分析

  七类特色纱布生产方式

  2017-2022年中国纱布行业发展前景分析及发展策略研究报告表明,企业生产在产品档次升级上要避开与纯棉产品及常规化纤的同质化竞争,要充分依托浙江集聚优势与开发优势,着力开发七大类特色纱布生产。

  一是色纺纱线(含半精纺纱线)。

  此类纱线是浙江纺纱业的拳头产品,已有30多年经验,生产企业多,产品附加值较高。与会人员认为要依托浙江针织品市场与毛衫市场的优势,在“十三五”期间进一步扩大色纺纱与半精纺纱线产能,从目前占纱线总量20%提高到30%以上,并要从目前以用棉为主向多色泽与多纤混纺的中高档色纺纱方向发展。

  二是扩大花式纱线生产。

  近几年来浙江已有不少纺纱企业,如龙游民嵘、宁海旭丰、桐乡威泰、易德等,都把开发花式纱线作为企业调整产品结构的一项重要举措。花式纱线生产已从小批量到大批量,生产量已占企业纱线总量的50%以上,棉纺、毛纺企业都在扩大各种花式纱线生产,企业也都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三是扩大毛、麻、丝天然纤维混纺纱生产。

  目前浙江省有不少纺纱企业利用毛麻丝纤维开发出多种混纺纱线,取得了一定成绩。如绍兴华通色纺公司开发的大麻混纺纱线最高纱支数达到80支,并以大麻混纺纱为原料开发出10大类系列产品,受到广大用户好评。又如嘉兴华祥纺织公司也开发出多种亚麻混纺纱线,使企业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四是要扩大差别化、功能性纱线的生产规模。

  随着人们对服饰各种功能性要求的不断提高,功能性纱线的需求量将越来越大,与会人员认为纺纱企业应抓住这个发展趋势,从生产常规纱线向生产功能性纱线转移,利用各种功能性纤维,扩大功能性纱线生产。

  五是要积极拓展家纺与装饰用纱线生产。

  浙江是国内家纺与装饰布生产的重点地区,在绍兴、海宁与余杭等地区都有很多家纺与装饰布专业市场及生产企业,需用大量的家纺与装饰布用纱。纺纱企业可根据需求生产对应纱线,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企业盈利空间。

  六是做优做强针织用纱。

  浙江是国内针织品重要生产基地,宁波地区以出口针织品为主,诸暨义乌又是国内最大的无缝内衣与袜业基地,对针织用纱不但需求量大,且对质量要求较高、档次也不断提升。纺纱企业只要把针织用纱的质量做精做优,并不断开发出多品种针织用纱,就能在激烈市场竞争中有立足之地。

  七是依托喷气涡流纺与转杯纺技术优势,扩大新型纱线比重。

  有条件的企业应在淘汰环锭纺落后产能的同时,积极采用喷气涡流纺等新技术,增加喷气涡流纺等新型纱线产能并大幅度节约劳动用工,这是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的一项重要措施。

  六种新型纱布技术

  要开发好上述7大类新型纱布,除了要选好原料外,还需要以新型纺纱工艺技术作支撑。与会人员认为,根据近几年来国内许多企业在技术装备上改造的经验,应抓住纺纱各工序的关键设备技术改造,实现技术升级来促进产品升级。

  一是开清棉工序要加快采用多种形式的清梳联合机,提高无卷化率比重。

  二是梳棉机有“纺纱之芯”之称,而梳棉机上的各种分梳元件又是其核心。

  三是提高并条的条子质量比提高并条速度更重要。

  四是粗纱质量与成纱质量关系十分密切。

  五是提高常规细纱机的自动化程度,实现机器换人。

  六是选用好自动络筒机,减少用工。

热门推荐

相关资讯

更多

免费报告

更多
纱布相关研究报告
纱布相关研究报告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895号
闽ICP备09008123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