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人参产量占全球的70%。其中吉林省的人参产量占全球的60%左右。人参种植面积迅速扩大,产量迅速提高,种植经验日趋成熟。以下对人参原料行业现状分析。
人参原料行业现状分析,人参是常用大宗品种,在食品、药品、保健品、化妆品、化工品(提取)等领域应用广泛,并保持稳步增长。尤其是2012年批准为新资源食品之后,鲜人参在食用领域的需求大幅增长。据人参原料行业分析估计,目前人参干品用量达到6000吨,鲜品需求量约800吨。
国内、国际人参需求
以人参为基源的创新药物研发仍存在障碍。人参功效广泛,在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抗肿瘤、治疗心脑血管系统疾病等方面都有一定的作用。目前有关人参皂苷等小分子研究很多,也取得很多成果,但现有研究不能完全解释人参所具有的广泛临床疗效。现从四大市场来分析人参原料行业现状。
在美国,人参在药草专卖店整根销售或者以提取液或粉末的形态,当作健康补助食品来使用,或当作一般食品、饮料类、化妆品的添加物来使用。当地人对人参的效能知道的不多,大部分的当地人认为人参是药草,所以消费能力有限。另外,北美地区的西洋参发展很快,占据了很大一部分终端市场份额。
人参原料行业现状分析,原参深受中国人等东方人的喜爱,但是西方人主要消费粉末、茶、胶囊等人参产品,人参产品(胶囊等)一般在绿色食品连锁店或药店销售。人参茶价格比其他人参产品价格便宜,所以广受当地人的喜爱。
日本是一个有人参消费传统的国家,日本本土生产的人参叫竹节参,但是生产量很少,大部分人参都要依赖进口。日本的人参类进口量达到1000多吨,用在制药以及饮料的低价格中国产人参占92%。中国人参由于其低价位的特点,被大量进口用作加工原料,供应给制药公社,用于健康饮料等产品的生产。
人参原料行业现状分析,从流通上看,日本当地市场因流通规模狭小,很难说已经形成了正常的流通体系,但是第一流通路径是,首先经由进口商和批发商后,在药店、绿色食品店、超市、百货店等地方零售。其中药店的流通最多(占50%)、百货店(占30%)、绿色食品店(占20%)、然后是超市的流通。还有通过宣传性的讲课等的销售量也达到了相当规模。
在日本,最受欢迎的人参制品是浓缩液产品,主要购买对象是50岁之上的中年层,女性占绝大多数。这是因为人参的主要采购目的在于增进健康。最近年轻消费者对药片等精制胶囊类人参产品的需求量也正在增加。日本消费者在成品市场上比较倾向于选择韩国高丽参产品.
人参原料行业现状分析,因地域特点,香港本地不生产人参,但是作为世界最大的人参集中地,年人参进口量达到4-5千吨,进口1.5亿美元左右的人参。主要进口产品为原参,从韩国和中国大陆进口红参,从美国和加拿大进口花旗参,再出口到中国大陆和台湾等地区。
香港消费者对人参的认识是中药材,所以主要以药材来消费。香港地区消费者深信,野生人参的效能比栽培人参优秀,所以一般喜欢美国、加拿大、俄罗斯、中国大陆等地产的野生人参。
人参原料行业现状分析,台湾地区也不出产人参,但却是传统上对人参需求高的人参进口地之一,尤其对原参的消费比重更高。台湾市场上,人参通过约9000多家传统式中药材商流通,也通过百货店、绿色食品店、超市等店铺流通,但是其中人参作为主要经营项目的店铺不超过20~30%。地区分布来看,台北30%、高雄20%、其他地区占50%。人参类的流通已经形成进口商、批发商、零售商的阶段性流通路径。
人参原料行业现状分析,人参事业的长期发展必须尽快克服70%参民松散式各自为战的栽培方式,数百家以低技术含量、粗糙工艺、粗糙设备、低水平重复,浪费资源、损失环境为代价的加工工艺,尽快走上集约式、环境友好式、高技术含量式和高经济回报式的标准化的人参栽培方式和大工业化人参综合深加工工艺的正确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