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总产值在近10年不断攀升,2020年达到65815.73亿元,年均增长率8.3%。为了如期实现全面小康,中国近年来进一步加大了农业的发展力度,一直保持着全球最大的农业经济体的地位。以下对农业技术特点分析。
从我国农业经营模式来看,与农业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多数依然是精耕细作的小农经验模式,但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农业产业化成为必然趋势。龙头企业是最具创新活力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产业发展带动作用明显。据2020-2024年中国智慧农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从各省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数量规模来看,数量45家及以上和36-45家的省份皆为8家,数量最多,占全国比重均为28.57%。
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数量规模按省统计
农业产业集群是以农业为中心,在地理上集中,集聚大量具有共性和互补性的专业化的相关企业及机构(包括品种研发、籽种培育、农机服务、化肥农药、土壤测试、卫生防疫、田间管理、粗精加工、包装装潢、交易平台、广告营销、金融服务、仓储运输、生活服务等)作支撑,由农户、企业及市场形成的密集柔性网络合作群体。现从五大特色来分析农业技术特点。
生态化:即按照“尊重自然、循环发展”的理念,从事农产品的培育和生产,加工和销售安全、健康、优质的农副产品。生态化是品牌农业的心脏。
价值化:即引入品牌营销模式,通过品牌定位、产品创新、产品核心价值、品牌(产品)形象设计以及传播推广等手段,提升产业、企业和产品附加值,实现增收增效和可持续发展。价值化是品牌农业的脸面。
标准化:即引入现代经营管理理念和手段,对农业经营组织的种养、加工过程和环节,进行规范化、系统化改造和建设,改变传统农业经营的粗放、随意和人为性,形成可量化、可控制和可复制。标准化是品牌农业的血液。
产业化:即实现作为第一产业的农业与第二产业、第三产业高度融合与产业整合,形成完整农业产业链,进行良性联动和互动。公司+基地,公司+合作社+农户,农户+合作社+超市,农村+金融,农场+家庭,鼠标+家庭,都是“从田间到餐桌”的产业化形式。产业化是品牌农业的肢体。
资本化:即根据农业投资风险大、利润回报低、投资周期长、市场前景广的产业特点,积极主动先期导入现代投资和资本运营理念、模式和路径,用资本的杠杆和力量撬动、助推现代农业跨越式发展。
未来农业产业集群的建设与发展,必须要政府进行引导,并提供政策环境支持,吸引企业、合作社、农户集聚,以市场为导向,探索适宜本地区的发展路径和模式,制定科学的农业产业集群规划,建设区域产业品牌,将可持续发展战略纳入经营流程中,做好示范,吸引更多企业、农户入住,提升集群的质量和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