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2024年1-11月,我国农业行业在粮食进口方面呈现出显著的特征和趋势。整体来看,我国粮食进口量持续增长,但进口价格普遍下降,这反映出国际粮食市场的供求关系变化以及我国在全球粮食贸易中的重要地位。本文将深入分析我国粮食进口的数量、价格及其主要来源国,探讨2025年农业行业的发展前景。
《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农业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2024年1-11月,我国进口粮食总量达到14731万吨,同比增长3.1%。这一增长趋势显示出我国对粮食的持续需求,以及国际市场对我国粮食进口的稳定供应。其中,大豆进口量达到9709万吨,同比增长9.4%,占粮食进口总量的65.9%;玉米进口量为1332万吨,同比下降39.9%,占9.0%;小麦进口量为1102万吨,同比下降4.1%,占7.5%;大麦进口量为1347万吨,同比增长39.3%,占9.2%;高粱进口量为829万吨,同比增长70.3%,占5.6%;稻米进口量为128万吨,同比下降46.8%,仅占0.9%。这些数据表明,我国在大豆和高粱等粮食作物的进口上增长显著,而玉米和稻米的进口量则有所下降。
尽管进口量有所增长,但我国粮食进口的平均吨价却呈现下降趋势。2024年1-11月,我国粮食进口平均吨价为3117.6元,同比下降13.5%。具体来看,大豆进口平均吨价为3591.7元,同比下降15.2%;小麦进口平均吨价为2272.0元,同比下降11.0%;稻米进口平均吨价为4041.6元,同比增长8.4%;玉米进口平均吨价为1937.1元,同比下降18.4%;大麦进口平均吨价为1895.1元,同比下降20.5%;高粱进口平均吨价为2135.2元,同比下降13.9%。这一价格波动趋势反映了国际粮食市场的供求关系变化,以及我国在全球粮食贸易中的议价能力。
我国粮食进口的主要来源国集中在少数几个国家,这显示出我国粮食进口的稳定性和依赖性。农业行业现状分析指出,2024年1-11月,我国粮食进口的主要来源国依次为巴西(占比53.1%)、美国(占比18.6%)、澳大利亚(占比6.9%)、阿根廷(占比4.4%)、乌克兰(占比4.1%)、加拿大(占比3.4%)、法国(占比3.0%)和俄罗斯(占比1.2%)。这8个国家合计占比达到94.7%,显示出我国粮食进口的高度集中化。其中,巴西是我国大豆的主要进口来源国,占比达到74.0%,而美国和阿根廷也是重要的大豆供应国。对于小麦,澳大利亚、加拿大和法国是我国的主要进口来源国。稻米的主要进口来源国为缅甸、泰国和越南。玉米的主要进口来源国为巴西、乌克兰和美国。大麦的主要进口来源国为澳大利亚、法国和阿根廷。高粱的主要进口来源国为美国和澳大利亚。
综合来看,我国农业行业在2024年1-11月的粮食进口呈现出数量增长和价格下降的双重趋势。这一趋势不仅反映了我国对粮食的持续需求,也显示出我国在全球粮食市场中的重要地位。展望2025年,我国农业行业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粮食进口量有望进一步增加,尤其是在大豆和高粱等作物上。同时,随着国际粮食市场的供求关系变化,我国粮食进口价格可能会继续波动。此外,我国将继续加强与主要粮食进口来源国的合作,确保粮食供应的稳定性。未来,我国农业行业将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需要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同时,推动农业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
总之,我国农业行业在粮食进口方面展现出强劲的增长态势和价格波动特征。随着国际粮食市场的变化,我国将继续优化粮食进口结构,加强与主要进口来源国的合作,确保粮食供应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同时,我国农业行业也将面临新的发展机遇,需要在技术创新、市场拓展和政策支持等方面不断努力,以实现农业的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