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母婴保健市场线上交易规模占比超过15%,预计2018年线上渗透率可到24%左右。2012-2018年母婴保健市场进入高速发展期,综合平台进入母婴电商市场,行业集中度提高,合并整合为主调。以下对母婴保健行业政策分析。
母婴保健行业政策分析,中国城镇家庭的婴幼儿年平均消费金额从2007年的4260元增长至2012年的8702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5.4%;城镇居民的婴幼儿消费在2013年至2016年间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新一轮的人口放量和人均消费的提升都将带给母婴保健行业整体巨大的扩容空间,母婴保健行业分析预计在2018年母婴保健行业规模将超过3万亿。
2010-2018年中国母婴保健行业市场规模
母婴保健行业是国内这几年才开始流行起来的,不管是前几年流行外国进口奶粉还是三聚氰胺事件都无不凸显母婴行业的大众关注程度前所未有的高。不管是大母婴品牌还是小运营经销商,塑造品牌成为业内增强竞争力的共识,品牌就是口碑,就是软实力,产品做的好,品牌没起来是一点用都没有的。现从五大问题来分析母婴保健行业政策。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房租成本、人员成本都在不断上涨,这就导致了线下母婴经营成本的上涨。而毛利下降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母婴行业已经由卖方市场转化为买方市场,且目前处于供大于求局面。母婴保健行业政策分析,再加上行业竞争、新兴电商的冲击,高毛利不复存在。要想改变,唯有提升体量,完善供应链优势和增加后台收入入手。
目前,母婴行业集中度较低,竞争比较粗放,依靠价格战抢占市场,服务相对滞后。行业领军企业市场占有率都较低,存在很大的整合空间。母婴保健行业政策分析,随着国民意识形态的改变、消费升级和行业市场的渐趋成熟,发展和需求急剧攀升。行业竞争壁垒显现,主要是品牌的知名度、产品的质量以及行业经验的累积。产业痛点明显,除了最主要的市场集中度低,还存在服务缺失,缺乏有效的行业标准等问题。目前市场多数困于打价格战、拼硬件、无统一标准的情况,因此也导致了业内企业和产品良莠不齐较为混乱的情况。
母婴保健行业政策分析,如大卖场有品类管理,商品要配备多少,多少个品牌,多少个SKU,都有个参展的标准,虽然部分大型连锁有此部分标准,但相比较大卖场,则欠缺的多,至于小型区域连锁及街边小店几乎可以不计。第二点为陈列标准,母婴行业的陈列标准到目前为止,基本看不到统一标准,很多都是自创陈列方式。
母婴保健行业政策分析,是当下母婴行业发展的最大瓶颈。大部分母婴企业现在最为关注的还是基层员工,基层店长,评定员工的好坏以销售能力强弱而定,却轻视了中高层的管理人员的胜任度及岗位匹配度及中高层的培养工作,目前的情况导致了公司的发展后劲不足。成熟的零售体系绝对后台推动前台,当然很高兴的看了很多大型区域连锁在此方面已经做的很好,但对比传统零售大卖场还是差很多。
供应链问题直接制约渠道商的发展,母婴店在商品供应上跟不上,而且地区差异太大,每个地区的风土人情、生活习惯也不一样。母婴保健行业政策分析,这个东西在这个城市好卖,在另外一个城市就不好卖。在未来十年,供应链的研究与发展是很重要的。相比传统大型卖场,母婴行业现目前采购体系相对而言发展是滞后的,现目前的母婴行业采购从职责上说大多只是补货员,在价格体系及营运思路上欠缺,但归根结底为该行业采购体系的缺乏。
母婴保健行业政策分析,母婴保健是属于刚需用品,基本上每个家庭在有新生儿阶段都会需要,近几年来随着80、90后一批开始结婚生子,他们对于母婴用品的质量与服务也有着高要求。尤其是注重品牌知名度与口碑,因为大多数知名品牌或是口碑好的母婴用品质量都不会太差,国内的一些比较大的母婴品牌得到了快速发展。而且不仅如此,这种消费需求还带动了一些跨过贸易企业崛起,母婴用品贸易企业也随之得到飞速发展。除了婴儿用品,早教行业也在这个时期得到了发展的助推力。有行业专家预计,到2020年中国母婴保健市场规模将达到三万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