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莓 内容详情
蓝莓行业政策及环境
 蓝莓 2020-12-17 10:06:05

  蓝莓具有独特的风味,既可鲜食,也可深加工。全球超过58个国家发展蓝莓种植,2019年栽培面积和产量均以12.93%速度增长,以下是蓝莓行业政策及环境分析。

蓝莓行业政策及环境

  2019年全球蓝莓产业整体发展良好,美国高丛蓝莓产量已经超过26万吨,排名世界第一;南美多国也正在进一步扩大蓝莓产量,加大蓝莓对外出口。中国蓝莓产量为18.4万吨,蓝莓产业链已经初步形成。蓝莓行业分析指出,随着全球蓝莓产业的不断成熟以及消费升级,全球蓝莓行业的竞争将会进一步加剧,提高蓝莓品质、打造优势品牌和拓宽蓝莓产业链成为未来蓝莓行业的发展方向。

  蓝莓行业政策及环境指出,我国蓝莓产业已覆盖全国27个省市,种植面积80多万亩,产量达18.5万吨,居全球第二位,制定相关国家、行业、地方、团体等标准57项,培育“两品一标”蓝莓产品266个,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蓝莓产业体系,涌现出一批叫得响、过得硬、有影响的蓝莓精品品牌。

  已初步形成由北到南6个生产区域:以保护地栽培为特色的辽东半岛产区,鲜食与加工兼顾的山东半岛产区,加工与鲜食品种兼顾的长江流域,以加工品种为主的贵州、四川产区,以早熟鲜食品种为主的云南产区以及正在形成中的以鲜食为主的华南产区,各产区的生态特征不同,其相应的试验品种也各异。

  中国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协会常务副会长何平表示,国家战略引导、省部级政策扶持、科研院所的技术支持、地方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等全方位的扶持使大量优质的人力、科技和资本有序地注入到蓝莓产业中推动了我国近年来蓝莓产业的快速发展。健康的消费理念和生活方式以及人均消费水平提高为蓝莓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市场和前景。

  1、加强新型主体培育。蓝莓行业政策及环境指出,蓝莓种植推广阶段,应着力构建龙头企业引领、农民合作社带动、种植大户为主体、广大农户参与的产业发展体系。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进知名企业,加大对重点蓝莓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培育蓝莓知名企业品牌。推广“企业(合作社、农合联)+基地+农户”“公司+村集体+农户”等合作经营模式,将小农户、新型村级集体经济纳入蓝莓产业发展体系。

  2、强化产业融合发展。坚持蓝莓种植、加工生产、流通销售、休闲旅游观光、健康养生等产业一体化发展,提升蓝莓产业综合效益。大力发展精深加工,积极开展蓝莓果实维生素、花色苷、类黄酮等营养成分的检测分析、开发研究,研制2-3个系列抗衰老、防癌、护肤等产品,满足市场需求。推进蓝莓休闲基地和生态农庄建设,力争到2025年打造一批以蓝莓为主题的,集观光、采摘、旅游、休闲为一体的现代农庄或现代农业公园。

  未来,我国农市场将以鲜果为主要市场,得益于鲜果果大、口感好、果粉佳、耐储运的优势,追求优异的鲜果品质将是市场发展方向。同时价格杠杄因素将驱动蓝莓果园的升级改造,提高企业管理效率,生产效能不佳的品种也将被逐步替代。我国蓝莓产业将在未来10年里成为世界蓝莓产业的技术、研发和市场中心,蓝莓产量有望突破100万吨,种植面积或近200万亩,整体产值约1000亿元,以上便是蓝莓行业政策及环境分析所有内容了。

热门推荐

相关资讯

更多

免费报告

更多
蓝莓相关研究报告
蓝莓相关研究报告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895号
闽ICP备09008123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