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垃圾一般是以卫生填埋或其它形式进行无害化处理的,我国拥有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共278个,城市地区年产生垃圾的量为12500万吨/年,农村地区年产生垃圾的量为7000万吨/年,以下是垃圾焚烧行业现状分析。
2019年,我国共有生活垃圾处理厂(场)2277座,较2018年增加142座,年运行费用为119.8亿元,垃圾处理投入和焚烧处理能力快速提高。根据垃圾焚烧行业分析数据,全年共处理生活垃圾2.42亿吨,其中采用填埋方式处置的生活垃圾共1.82亿吨,采用堆肥方式处置的共0.03亿吨,采用焚烧方式处置的共0.56亿吨。
东南沿海地区,如江苏、浙江、福建、山东等的生活垃圾燃烧占比较高,而中西部的垃圾燃烧占比较低,垃圾焚烧行业具有较为明显的地域性限制,导致部分生活垃圾企业只能向小城市转移承接项目。垃圾焚烧行业现状指出,我国一线城市如北上广深燃烧处理占比挨近40%,部分一线城市燃烧占比超过50%。垃圾焚烧跑马圈地状况明显。
广东、山东、浙江等垃圾焚烧处理能力前五名的地区全部集中在东部沿海的经济较发达省份,其垃圾焚烧处理量约占全国垃圾焚烧总量的47.7%,具有较高的区域集中度并与经济发达程度正相关,第一名的江苏省领先优势明显,二三四名的广东、山东和浙江省基本相当,第五名的福建省与前四名相比差了一个数量级。
目前,在我国垃圾焚烧发电行业中,发电装机容量排名前十的企业市场份额合计占比为41.14%。其中,中国光大国际年垃圾焚烧量以及发电装机容量分别为1074.33万吨和67.83万千瓦,远高于其他企业,是行业中的领先者;中国环境保护集团年垃圾焚烧量以及发电装机容量分别为472.75万吨和37.0万千瓦,位列第二,与第一位的差距较大。我国垃圾焚烧行业集中度还有较大提升空间。
垃圾焚烧行业现状指出,虽然我国垃圾焚烧行业集中度还有较大提升空间,但同时存在很多难点和痛点,主要体现在国家监管标准提高;企业运营成本增加;企业之间的盲目竞争等。2020年随着竞争格局的改善以及运营成本的提高等,行业步入成熟期,痛点难点凸显,企业压力增加,竞争会更加激烈。
第一,2020年年初为全面提升垃圾焚烧发电行业的环境管理整体水平,环境保护部(现生态环境部)开始组织在垃圾焚烧发电行业开展“装、树、联”工作,并要求于2017年9月30日之前全面完成“装、树、联”三项任务。业界认为,垃圾焚烧行业的环境监管已经进入了新阶段。
第二,垃圾焚烧发电行业资金实力、技术与人才储备要求高。我国一批领先企业以及科研院所在吸收国外先进垃圾焚烧技术的基础上,针对我国生活垃圾特点不断完善创新,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工艺技术水平有了较大提高,部分具备较强技术实力的企业在工艺技术及设备的研发与制造等方面积累了一系列较为成熟的自主知识产权技术,该等技术和设备目前已在我国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上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
第三,垃圾发电企业之间存在盲目竞争。面对国内垃圾焚烧市场这块大蛋糕,一些地方的垃圾焚烧项目招投标时,部分企业为了顺利中标,不断拉低垃圾处理费的补贴价格,进而形成低价投标的恶性竞争,而低廉的中标价格则为后期不规范的运营埋下伏笔。另外,个别地方在垃圾焚烧项目招标时,存在违规招标问题,这也影响了整个行业的健康、良性发展。
根据我国“十三五”规划来看,到2020年,我国城镇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在无害化处理能力中的占比要提升至50%以上;2020年,我国重点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计划将达到100%,其他城市处理率要达到95%以上,县城的处理率要达到80%以上。而现阶段我国垃圾焚烧率仅为35%,我国垃圾焚烧发电行业未来发展潜力巨大,以上便是垃圾焚烧行业现状分析所有内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