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丁车 内容详情
中国卡丁车运动分析:国内发展初具规模
 卡丁车 2017-02-20 12:16:03

  卡丁车运动是一项能锻炼青少年儿童的专注力、提高青少年学生学习能力的阳光运动,深受广大青少年喜爱。该运动在1995年传入中国,1996年开始举行全国锦标赛,此后短短的几年间在国内迅速掀起一股卡丁车热,鼎盛时期全国有50多家卡丁车赛场,30多支专业车队,有130多人参加比赛。

中国卡丁车运动分析:近两年发展突飞猛进

  卡丁运动的发展

  卡丁车,因其所具有的现代气息,以及独特的娱乐性、竞技性、所以自诞生以来,便以惊人的速度风靡世界,令各国车迷为之倾倒,趋之若鹜,使卡丁运动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迅猛发展趋势。

  1、卡丁运动在国外的发展

  卡丁运动在国外的发展已相当的成熟。

  仅以欧洲为例:欧洲大多数国家将卡丁列为培养儿童素质的方法之一,通过从儿童时期普及卡丁,来培养他们敢于挑战,勇于面对竞争的坚韧性格以及文明、秩序的成熟心理。 由于卡丁运动自身所具有的时代感和无穷魅力,加之国家的重视,卡丁运动在欧洲已达到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程度。

  欧洲国家每年都要联合举办高水平的洲际比赛。至于不同级别、不同范围的各国间及国内的比赛更是不胜枚举,民众参与者数以亿计,大小俱乐部、车队数不胜数,成为一项主要财团争相投入的现代项目。仅据前苏联的统计,其国内卡丁运动的正式会员,就达20万之巨。而在意大利,卡丁整车及配件的生产商累计已近百家,其民众普及率和拥有量也就可想而知了。

  2、卡丁运动在国内的发展

  卡丁运动在国内尚属新生事物。卡丁车传入中国约有十年左右,尤其以近两年的发展更为突飞猛进。

  八十年代中期,深圳香蜜湖度假村将卡丁车作为附设的娱乐项目引进,为中国的卡丁运动首开先河。之后不久,杭州、上海、北京、武汉等地的大型宾馆、度假村接踵而至,纷纷效仿,将卡丁车推广至全国各地,使国人初步领略了这项风靡国外的运动。

  由于卡丁的火暴程度远非其它娱乐项目所能比及,最终以其迅猛的发展势头一举摆脱了附设性质。

  仅以上海为例,1996年,上海迪士卡开办了全国首家专业室内卡丁车赛场,使卡丁运动真正进入到市民的生活中,成为普通消费者热衷的项目,进而欣起了一股势不可挡的浪潮。在短短的两年间,上海就由一家发展到31家颇具规模的赛场,成为近年来罕见的投资热点和消费时尚。也使上海成为中国卡丁运动的推广基地。

  基于卡丁运动在国内迅猛的发展趋势和广泛的民众基础,1995年中国汽车联合会(FASC)就加入了世界卡丁车联合会,并成立了卡丁运动委员会,并于1997年开始,每年在全国范围内举办锦标赛,这一举措意味着中国卡丁界开始与世界接轨,并为国内卡丁运动的开展打开了新的契机。

  1997年首届锦标赛时,全国参加比赛的注册俱乐部只有四个,比赛在京、津、沪、杭四地间进行。98年第二届时,就激增至7个俱乐部,26只参赛队伍,比赛扩大到六个地区。

  为促进中国卡丁发展,共青团中央和国家体育总局共同设立了全国青少年卡丁运动委员会(CNYK),同时又联合下文要求从儿童时期普及发展卡丁运动。《面向二十一世纪中小学现代化技能与实践》纲要,将卡丁车与计算机、英语并列为中小学生三项现代化技能教育的具体载体,以培养青少年勇敢拼搏精神和竞争超前意识。青少年卡丁运动委员会已在各地赛场中指定了一批青少年运动基地,并在全范围内系统地组织青少年参加。不久,卡丁运动又被列入政府的“全民健身计划”。

  综合以上实例,无不印证了卡丁运动作为一种现代化高科技的项目与快节奏的都市生活相吻合,体现了现代人主动参与和富于挑战的精神,并得到国内各阶层认可,其发展前途不可限量。

  卡丁在国内的现状

  1、卡丁车运行的现状

  虽然卡丁运动在国内的发展如火如荼,并且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民众参与也如风起云涌,但由于其起步较晚,又缺乏权威性的引导,所以国内对卡丁尚未形成全面的、理性的认识,致使中国的卡丁运动停滞在一个较低的层面上。

  卡丁车虽然结构简捷,但其科技含量却很高,是一种现代化的娱乐、竞技产品,不但需要车手熟练的驾控技术,还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达到一个真正的卡丁车手所应具备的条件要求。

  欧洲国家由于从儿童时期就普及卡丁运动,并将其列入技能教育中,从而使竞赛时所应遵循的规则和秩序,成为一种良好的心理素质。

  例如,同场竞技时,一旦后车的前轮与前车的后轮相平行,前车应主动让道,允许后车超过。这作为必须遵循的竞赛规则之一,在欧洲普通卡丁车消费者中,都是顺理成章的事情。而在国内,由于没有这方面的素质教育,加之大多数消费者的驾控心理不成熟,将争道抢行作为寻求刺激的手段之一。卡丁车互相碰撞的现象屡见不鲜,人为的导致了卡丁车的损坏。如德国MATTER、意大利的TOP等,都是世界著名的卡丁车品牌,产品性能首屈一指,但由于没能顾及卡丁车在中国的运行现状。直接导致了其在国内的损坏率居高不下,给人以名不符实的感觉。其输入国内的新车,若不经过二次改装,增强撞击耐力的话,基本上在三个月左右就面目全非了。这种现象在浙江、福建、广东等地开业较早的卡丁车赛场都有发生。而且国外的卡本车一旦损坏,由于受技术、配件、工艺等诸多因素制约,原则上只能更新,很难修复。这就是国外产品在国内市场中,由最初占据半壁江山到现在廖若晨星的直接原因。

  2、卡丁车生产的现状

  由于国内运行的卡丁车基本上用于娱乐为主,多数消费者驾控水平较低,为寻求刺激却野蛮驾驭,而卡丁车赛道为限制车速又设有许多转弯,这更加剧了卡丁车的损坏,使的卡丁车的更新相对周期较短。在国内目前情况下,室外车型约为半年,室内车型约为一年左右,便为一个更新周期。而今后几年,若在国内卡丁车拥有量达到相对平衡的状态下,据预测,每年将会有近万部卡丁车需要更新,而配件的需求量将几倍于此数。同时,由于国内新开赛场如雨后春笋,而国外卡丁车却因曲高和寡,很难再度推广如初。另外,培养一个真正的卡丁车手,据统计,仅用于训练过程中就需要10—15部卡丁车架以及数以百计的易损配件。

  由于中国卡丁车的运动发展已初具规模,中国汽车运动联合会报请国家体育总局批准从1999年度继续开始举办全国卡丁车锦标赛,在开展活动较好的城市分设六个分站的卡丁车比赛。并且为了配合全民健身运动,也为在中国青少年中大力推广卡丁车运动,还与团中央少工委共同举办全国少年卡丁车锦标赛。

  不过,在2001年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下发《财税[2001]145号》文,将卡丁车项目按照娱乐业征税,税率为20%。这给予中国卡丁车运动极大的打击,相当数量的卡丁车赛场陆续关闭,卡丁车运动的发展步伐举步维艰。但在2013年国家体育总局又加大推广卡丁车运动,并且推出了相应的补贴政策。

热门推荐

相关资讯

更多

免费报告

更多
卡丁车相关研究报告
卡丁车相关研究报告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895号
闽ICP备09008123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