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油行业是国家经济的晴雨表。机油行业在全球已经有50余年的发展历史,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产业链,主要集中在美国、中国、韩国、印度等国家,产量在9.9-12.6万吨之间波动,金额在1.9-2.7亿美元之间波动,以下是机油行业产业布局分析。
全球机油市场已经进入缓慢增长平台,根据机油行业分析数据,在2019年3950万吨的基础上,全球年均机油需求增长率预计会减至1.4%或更低,到2029年将达到4550万吨左右。随着全球机动车保有量的进一步增加,车用机油比重将继续提高。2020年1-3月机油消费中,车用机油已经占润滑油总需求的一半以上,达到53%。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消费者机动车保有量的不断上升和新车销量的激增,将推动对更优质工厂原装机油和服务点灌装小型客车机油的需求。
以中国为代表的亚太地区是全球最大的机油消费市场,2019年亚太地区机油需求全球占比达到40.5%,随后依次是北美(占23.3%)、欧洲(占18.6%)、南美(占9.1%)、非洲和中东(占8.5%)。机油行业产业布局指出,以单一国家来看,美国仍旧是最大的机油消费国,中国紧随其后,预 计将在2020年或2021年超越美国,成为最大的机油单一消费市场。
从主要进口地来看,2019年我国润滑油进口地主要集中于东南亚地区。一是由于东南亚石油储量较为丰富,润滑油上游产业石油化工发展较为成熟;二是由于东南亚人力成本较低,国际知名润滑油供应企业纷纷在东南亚地区投资建厂,可以降低生产成本。2019年,我国润滑油进口国位列前三的分别为新加坡、韩国和德国,进口数量分别为80029吨、79509.3吨和43631.7吨。
从品牌力指数来看,2019年我国机油/润滑油品牌力指数得分排名第一的是长城达到503.3。29%的消费者首先提到长城,品牌联想度达到58.1%;C-BPI得分排名第一的长城比最后一名的道达尔超出131.4%。
目前,我国机油按照出口发货地分主要集中在上海市、江苏省和山东省,上海市为我国机油主要生产企业集中地,拥有康胜、露西、中懿等知名品牌,机油生产企业数量众多,加之上海市贸易条件较为发达,位居我国2019年机油出口地首位,2019年上海市机油出口数量为2.71万吨,占全国机油出口数量的25.0%;江苏省和山东省同为我国机油制造大省,江苏省拥有著名机油制造上市企业高科石化、龙蟠科技等,山东省拥有车用机油龙头企业康普顿,2019年两省机油出口数量分别为1.83万吨和1.50万吨,分别占全国机油出口数量的16.9%和13.8%。
机油行业产业布局指出,我国国内企业机油制造多以低端产品为主,国外品牌依然占据我国机油市场主流地位,但随着我国机油制造技术的不断进步,国内也逐渐涌出康普顿、龙蟠、统一等较为出色的机油品牌。2019年度我国机油品牌十二强,统一、龙蟠、康普顿、莱克等品牌均榜上有名,以创新驱动行业发展,不断刷新品牌认识与市场份额,是新时代“绿擎未来”,引领着我国自主品牌行业发展,助力我国制造走向世界的勇敢担当。
国家在《中国制造2025 )),《工业绿色发展规划(2016-2020 )》等多个政策指导性文件中均强调,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生产水平、构建绿色制造体系,走高效、清洁、低碳、循环的绿色发展道路;并发布了《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十三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十三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内燃机工业节能减排的意见》等文件,具体落实节能减排、绿色发展的道路。
同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基建水平参差不齐,亚洲区域的“带路国家”基础建设薄弱。预计2015至2019年间,“一带一路”沿线核心国家的累计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额约为3.26万亿美元,年均投资达到6,520亿美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巨大空间,将大大拉动建筑、机械设备、交通运输等行业的发展。润滑油是工业正常运转必不可少的润滑材料,随着建筑、机械设备、交通运输等行业的发展,将带动润滑油及其重要原料基础油的市场需求。
未来,随着我国汽车新增量和保有量的持续增加,车用机油需求也逐步增加,车用机油消费量在未来将继续维持上升的态势,预计2020年我国汽车总保有量将达到2.2亿辆,届时车用机油的消费量将达到420万吨,市场占比将进一步提高至58%,以上便是机油行业产业布局分析所有内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