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固体分涂料 内容详情
高固体分涂料发展现状分析
 高固体分涂料 2017-12-14 13:40:27

  由于涂料生产具有投资少、见效快的特点,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各地乡镇企业、民营企业和外企迅速进入涂料行业,据1995年工业普查统计,全国涂料生产企业已达到4544家,其中乡镇以上独立核算企业3118家。“绿色环保”一直是中国涂料发展的主旋律,国家对VOC排放量的规定也日趋严格,所以在涂料研发和生产的过程中,开发低溶剂型、高固体分涂料产品显得尤为重要。以下对高固体分涂料发展现状分析。

高固体分涂料发展现状

  2017-2022年中国高固体分涂料行业发展前景分析及发展策略研究报告表明,高固体分涂料简称HSC。随着环境保护法的进一步强化和涂料制造技术的提高,高固体分涂料(HSC)应运而生。一般固体分在65% 85%的涂料均可称为HSC。HSC发展到极点就是无溶剂涂料(无溶剂涂料又称活性溶剂涂料),如近几年迅速崛起的聚脲弹性体涂料就是此类涂料的代表。

  由于涂料生产具有投资少、见效快的特点,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各地乡镇企业、民营企业和外企迅速进入涂料行业,据1995年工业普查统计,全国涂料生产企业已达到4544家,其中乡镇以上独立核算企业3118家。而有资料统计,目前全国的涂料企业发展到了8000家左右,主要集中在经济发展迅速的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其中,华东地区涂料产量最大,占全国总产量大45%;中南地区占30%;华北地区占15%;东北、西南、西北地区所占比例在10%左右。外商独资、合资企业和国内较大规模的生产厂家,市场定位在中高档产品,个体、乡镇小企业一般以生产抵挡产品为主。

  目前我国不少涂料企业的利润已经低于10%,超过了该行业正常的利润警戒线(由于涂料行特点等原因,涂料厂家的正常行业利润应该在20-30%,起码要高于10%),其主要原因是近年来残酷的市场竞争,直接导致涂料的市场价格与实际价格背离。在1998年度世界涂料销售额前14名的涂料公司和亚太地区销售额前10名的涂料公司中,也没一家中国的涂料生产企业。国内比较大的涂料公司来说其技术比较先进、产品档次比较高、生产规模比较大,但其涂料产品平均价格只有1.44美元∕升,而世界14家大涂料公司涂料产品的平均价格却是3.199美元∕升,亚太地区8家大涂料公司产品的平均价格也为2.865美元∕升。

  以生产不含铅、汞等有毒有害成分涂料著称的ICI公司和立邦的产品销售额现占中国市场的30%。在中高档产品领域,两家公司几乎控制了一半的市场份额。国外大公司将市场需求量大、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建筑涂料、汽车涂料和海洋涂料等作为其在中国涂料市场的主攻目标。虽然我国国内涂料市场需求在逐年增加,但是近几年来,内资涂料企业在市场上的表现可谓是“低谷中的低谷”,证券市场涂料板块的上市公司也连报亏损。2002年中报显示,目前真正从事涂料主营业务的上市公司丰华股份、灯塔油漆、渝钛白、西北化工、与渝三峡A、等5家上市公司今年上半年平均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377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了16%;平均净利润亏损960万元。其中,除渝三峡A与渝钛白净利润分别为396万元与680万元,实现小幅盈利外,另外3家公司均有较大程度的亏损,而且渝钛白680万元净利润中补贴收入竟达到542万元。可见,涂料类公司业绩难堪已是不争的事实。

  在外资“进军”与内资“亏损”的较量中,我国涂料产业格局可能发生巨变。在资本、技术、产品质量性能等方面占有绝对优势的外资企业将抢占大中城市领域内的高档市场,而规模较小、集中度低的内资中小企业只能占领广大农村等欠发达地区的细分市场。

  料行业已进入微利时代,国内涂料企业两极分化严重。遍观整个中国涂料行业,目前,产业集中度并不是非常高,很大一部分市场被外资品牌把持,本土品牌由于种种原因尚无法与外资品牌匹敌,只能退守二三线市场。此外,优秀的本土品牌往往难逃被外资收购的命运。由于大品牌给经销商利润太薄,经销商参与制假卖假现象已成行业潜规则,极大地损害了涂料生产厂家和终端消费者的利益。涂料产品同质化严重,技术落后于国外。中国的民族涂料在低碳环保领域还有所欠缺,再加上缺乏创新,使中国涂料在国际涂料市场中一直缺乏竞争力。除了较大的几个涂料品牌具有一定的自主研发能力外,很多中国涂料企业都处在一种“跟风”状态,以人有我有的战略进军市场。中国涂料发展不均匀,在建筑涂料、家具涂料方面等已经可以自给自足,但较高档的汽车涂料、船舶涂料等则基本依赖进口。技术落后及低端产品同质化竞争导致涂料行业盈利能力不佳,近几年的销售利润率仅为5%~7%。大力发展低含量溶剂、水性化及无溶剂化、粉末、固化涂料将成为行业发展趋势。

热门推荐

相关资讯

更多

免费报告

更多
高固体分涂料相关研究报告
高固体分涂料相关研究报告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895号
闽ICP备09008123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