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白酒行业目前的集中度较低,目前白酒行业前十位企业的市场额度目前尚不到 20%,远远低于国际水平。反腐严重遏制了三公消费,高端白酒政务消费大幅度缩水,一线白酒价格也随之腰斩。以下对高端白酒市场分析。
高端白酒市场分析,拆量价看,无论是在次高端白酒行业增长的年份还是下降的年份, 销量变化的弹性均大于价格变化的弹性。 2016 年,受益于高端白酒复苏, 次高端量价齐升,梦之蓝、青花汾酒、水井坊、泸州老窖窖龄酒四个次高端品牌 2016 年销售规模增长 38%,其中,销量增长46%, 销量贡献远大于价格贡献。
2012-2017年次高端核心品牌收入总规模(亿)
自2012年起限制三公消费,高端白酒出现下滑, 2012年,高端和次高端白酒收入占比大约分别为13%和7%, 2016年,高端和次高端白酒占比大约分别为 10%和 4%。 未来五年,消费升级将促进白酒消费的高端化,次高端将成为增速最快的板块,预计到2021年次高端白酒占比将超越2012年水平。高端白酒市场分析,从各个价位段的规模看,300元以下的市场空间大概 5000亿,其中200-300元的中高端市场规模大概1000亿,次高端的市场规模大概250亿,200-300元价位段向次高端价位段升级的潜力和动力最大,未来可能可以给次高端带来一倍的增量空间。
2018-2023年中国高端白酒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表明,自2016年白酒行业回暖以来,高端白酒成为拉动市场增长的重要动力。中国副食流通协会会长何继红指出,随着居民收入的提高和消费升级,大众消费已成为支撑中高端酒业增长的一个支点。2017年一季度,高端酒营业收入增长21%,中高端酒收入明显快于行业平均增速。高端白酒市场分析,在行业整体回暖且持续分化的背景下,中高端酒企业的业绩有望继续回升。
在过去三年的高端白酒调整期间,次高端白酒市场受到严重挤压,艰难地在夹缝中求生。一方面,高端白酒降价将会对次高端价格体系和生存空间形成挤压,另一方面如果次高端白酒降价又会陷入和区域性品牌的激烈竞争,使得次高端白酒陷入两难境地。
高端白酒市场分析,白酒行业经过4年时间的调整,自去年年底高端白酒率先回暖后,今年以来市场表现更是紧俏,以茅台、五粮液为首的高端白酒市场缺货、价格攀升是不争的事实,而其他次高端白酒受一线白酒量价齐升带来的市场空间,表现也十分抢眼。
高端白酒市场分析,作为高端白酒的龙头企业,茅台2017年的财报显示,报告期内集团实现营收582.18亿,同比增长49.81%,净利润270.79亿,同比增长61.97%。泸州老窖2017年实现营业总收入103.95亿元,同比增长20.50%;净利润25.58亿元,同比增长30.69%;业绩增长的主要原因是高档白酒产品销售收入同比增幅超过50%
受益消费升级,次高端白酒已进入高净值消费者主流选择。随着中国可支配收入的提升,近些年消费者正逐渐提升白酒消费档次。农村从低档向中低档过渡,城镇向中高档过渡。高端白酒市场分析,我国的消费人群结构也发生明显变化,中产阶级及以上人口占比不断提升。
高端白酒市场分析,尤其是上层中产阶级和富裕消费人口规模持续扩大,在总人口中的占比从2010年7%将增长到2020年的29%。这部分群体拥有较强的消费能力,是消费高端、次高端白酒的主要人群,他们在高端白酒上私人消费将有效替代政务消费,保证高端白酒未来五年至少能保持两位数的增速。
随着高端白酒集体复苏,白酒企业再度谋划出海。根据海关总署数据,2016年我国白酒商品累计出口总额4.69亿美元,占全球白酒销售收入的0.5%;累计出口白酒数量1.61万千升,占全球白酒总产量的0.12%。
未来,白酒品类多元化是必然趋势。高端白酒市场分析,高端白酒回暖将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白酒产品研发,但也可能造成酒企未能认清局势就匆忙研究产品升级,导致市场产品过于繁杂。同时,高端白酒回暖必然使酒企更加注重包装,导致企业环保工作“心有余而力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