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城镇化进程中,房地产企业发挥了重要的带动作用。中国房地产金融业的发展,对住宅产业与金融行业来说,更多意味的是机遇。以下对房地产金融发展现状分析。
2017-2022年房地产金融市场行情监测及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表明,互联网金融、资产证券化等多渠道融资途径继续发力,帮助企业补充流动资金、助力企业实现转型。但同时我们也注意到,随着房地产市场不断升温,金融层面政策转紧,旨在引导楼市资金降低,未来房地产金融风险防范力度会继续加强。
我国现代房地产金融业的真正发展从房改后开始的,1998年“房改”以来,房地产产业投资额逐年提高,年均增长超过20%,以2001年、2003年的增长幅度较大。受宏观调控的影响,2005年后该指标波动变大,近两年增幅呈下降趋势。房地产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的比重这一指标,更能反映房地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发展情况。1998年,房地产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13.71%,到2004年该指标增长到18.67%,房地产业与其他产业的关联程度以及对国民经济的影响作用稳步提高;受宏观调控的影响,该指标在2005和2008年出现下滑趋势,但近两年又得以恢复。
1998年到2012年我国房地产产业随着我国住宅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房屋销售量也不断扩大。与房地产投资、开发情况不同,购买需求并没有随宏观政策的调整而变,在调控政策频出的2005年,消费者却表现出了极为强烈的购买意愿,销售量增长幅度超过45%。从结构来看,中高档住宅的销售面积大幅增长,而经济适用房则出现了逐年递减的趋势,也从侧面反映出中低价位住宅缺口不断加大、房屋供给结构失衡的现实问题。2008年商品房销售面积首次出现负增长,国家于2008年末出台新政策支持房产,以至于2009年商品房销售面积反弹,并在此后几年里平缓增长。
中央和地方在严格施行差异化信贷政策和限购政策的过程中,抑制投资投机性需求,加上地方政策对合理的改善性需求的支持,品牌房企带头主推刚需产品。政府与供给双重作用,刺激了刚需的集中释放,推动了大中城市房屋成交量的快速放大,价格一直保持上升态势。2013年7月调查显示,在监控的288个主要城市中,共有217个城市一手房交易价格出现上涨,中国城市住房(一手房)价格288指数为1050.5点,较上月上升8.7点,环比上涨0.84%,同比上涨11.36%。
虽然在拓宽融资渠道创新金融手段中,房地产信托、私募基金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房地产企业间出现的大量并购机会也给房地产私募基金创造了发展空间,新修订的基金法的实施给房地产私募基金带来了更为广阔的机遇,但是从目前看银行信贷仍是房地产资金的重要来源。2012年,房地产开发企业资金来源中国内贷款为1.48万亿元,增长13.2%。个人按揭贷款1.05万亿元,增长21.3%。房地产信贷方面,随着市场的持续回暖,个人住房信贷增速上升,推动了整个房地产贷款的规模抬升。
统计资料指出,到2012年末,我国主要金融机构人民币房地产贷款余额12.11万亿元,同比增长12.8%。现在我们时不时就能听到银行对房地产信贷收紧的消息,很多银行取消了利率优惠,甚至申请贷款难度增加,但是我们可以看到这种信贷收紧主要反映为房地产贷款余额增速的放缓,而不是总量的减少。2012年全年房地产开发贷款余额总量为3.8万亿,虽然贷款基准利率回落,但是房地产企业获得房地产开发贷款的难度加大。个人住房贷款的申请难度增加,住房公积金委托贷款稳步上升,为满足普通百姓的住房需求做出了重要贡献。
房地产金融是房地产业发展中不可替代的重要支持和保障因素,房地产金融业的发展也促进了这些年房地产行业的飞速发展,从节节攀升的房价我们可见一斑。但是从今年来看,银行业出现“钱荒”,很多银行都取消了住房抵押贷款利率优惠,甚至利率还出现上浮倾向。商业银行对住房抵押贷款信贷收紧的新闻报道经常见诸各大新闻版面。商业银行信贷收紧说明一个问题,银行业资金面紧张,银行业不愿意把钱投向周期长、回报低、风险大的住房抵押贷款。可见房地产风险开始凸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