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疗费用仅是手术治疗的50%,从医学的角度看,目前大约近70%的肿瘤患者需要进行不同程度的放射治疗。放射性治疗(简称放疗)是利用放射线治疗肿瘤的一种局部治疗方法,放疗与手术、化疗并称为肿瘤治疗的三大核心方法。以下对放射治疗行业概况分析。
放射治疗行业概况分析,我国诊断用放射性药物的发展远快于治疗用放射性药物,其中诊断药物约占总量的80%,而治疗药物仅约占20%。随着国内核医学的进步及国家和公众对于放射性药物认识的不断提高,国内放射性药物产业发展较迅速,近些年销售收入以每年约25%的幅度增长。据研究报告,国内的放射性药物产业主要分布在成都、北京和上海,其中成都与北京产业规模相当,各占40%左右。2017年,我国放射性药品市场规模大约在36亿元,放射治疗行业分析预计2018年将达到46亿元。
2013-2018年我国放射性药品市场规模
近年我国放疗市场增长呈现加速迹象,未来随着放疗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及放疗意识的提升,更重要的是,随着大病医保及放松配置证政策的进一步实质性落地,放疗行业复合增速仍将保持在25%-30%的水平。现从五大方向来分析放射治疗行业概况。
放射治疗行业概况分析,制作模体是患者参与放疗的第一个个性化流程。因为模体基本上会伴随患者的整个治疗流程,所以需要保证模体材料的无害性、可塑性和透气性,其冷却后的硬度和坚固性也需要保证。另外,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如果制模和定位在同一地点进行,可以为患者简化流程,但对于患者量较大的医院,则需要考虑模体冷却固定成型的时间,会降低机器利用率。因此可以选择将制模与定位流程分开,以提高机器利用率。
患者病灶定位一般通过CT照射获取患者病灶影像资料,以便于医师根据患者病灶影像勾画肿瘤靶区。放射治疗行业概况分析,执行CT照射的技师,为了对患者病灶实施有针对性的照射,需要参考医师给出的诊断和医师关注点,从而获取病灶影像,提高工作效率。这就需要医师对患者有充分的了解,制定切实可行的勾画方案并且非常清楚自己所关注的区域。
医师勾靶是放疗流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放射治疗行业概况分析,医师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器官参考剂量和MDT等方式,给出靶区范围和剂量要求。为了保证靶区的准确和剂量的合理,医师可以参考一些剂量建议资料。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可以在系统中增加机器学习和自动勾靶工具,根据既往病例的临床经验对肿瘤进行自动勾画。另外,易用高效的勾靶工具可以提高医师的工作效率。
物理师制定放疗计划是放疗流程中的关键环节。放射治疗行业概况分析,如何尽可能地将靶区的照射剂量给到最大,且放射线最小程度地照射正常器官组织,是放疗物理师竭力追求的目标。通过互联网的即时通讯等方式,减少多方沟通成本,使得医师和物理师能够更加顺畅地沟通工作。
患者治疗前,专业人员需要对机器的各项指标进行全面检查,国际上形成了AAPM、IAEA等相关行业标准。院内加速器机房一般会使用质控设备对机器进行日检、月检和年检,以保证加速器的正常运行。放射治疗行业概况分析,针对机器,可通过物联网手段将其实时运行情况、射线输出情况、设备运转情况等数据实时记录分析,并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算法进行风险预测。精准云放疗质控系统可以记录和统计质控检测信息,并提供移动端便捷的工作模式,使得科室内的质控工作无纸化、智能化,让治疗前的质控工作更加无忧。
放射治疗行业概况分析,最近十多年,随着计算机技术广泛应用,影像学及仪器设备的进步,放射治疗得了迅速发展。放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手段之一,约60%~70%的肿瘤患者在病程不同时期,因不同目的需要放射治疗。随着计算机和影像技术的飞速发展,放射治疗技术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