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分析 医疗服务行业分析报告 内容详情
放射治疗行业趋势
 放射治疗 2019-04-12 11:28:14

  约70%的瘤患者需要接受不同程度的放射治疗。随着计算机和影像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放疗技术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下对放射治疗行业趋势分析。

  放射治疗行业趋势分析,我国旅疗普及度司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据放射治疗行业分析统计,我国每百万人仅拥有放疗设备1.1台,远低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放射治疗行业分析指出,我国患者实际接受放疗的比例占所有癌症患者总数不到20% (美国高达63%, 欧洲发达国家40%以上)。我国放疗市场未来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放射治疗行业趋势

  放射治疗是一个流程环节比较多的治疗方式。从患者的入院门诊、诊断、明确肿瘤范围、确定治疗方式、制模、定位、勾画靶区、做放疗计划、计划验证、患者排程、摆位验证到执行治疗,每个环节都需要医疗工作人员和患者的紧密配合,信息沟通、实际操作执行都可能遇到问题。现从四大分类来分析放射治疗行业趋势。

  三维适形放疗

  1971年Hounsfield发明的CT扫描技术在1980年代被应用到了医学领域。随着计算机技术在放疗计划中的应用,放疗照射实施逐步从二维转换到了三维。基于CT的模拟和放疗计划系统能实现更好的放疗剂量分布。计算机算法和提供射束方向观的新的TPS,推动了多叶光栅(MLC)的引入,快速的革新了放疗技术。放射治疗行业趋势分析,使得照射剂量能够准确的“雕塑”在三维靶区并成功避开危及器官。临床耐受性和剂量-效果相关性的累积数据,使通过剂量-体积直方图(DVH)来定义特定的危及器官剂量耐受性成为可能。如今CT扫描模拟成为常规放疗临床的较好步。前列腺癌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来展示更好的适形剂量分布带来的临床效果,更好的适形分布允许进行放疗剂量的递增。和二维放疗相比,三维外照射极大的改善了前列腺癌放疗患者直肠的保护,使得通过一个随机临床试验来验证剂量递增对肿瘤生化指标和临床效果都有助益变得可行。尽管光子外照射是是评估前列腺癌放疗作用较常见的技术,随机临床试验验证了组织间近距离放疗也是非常成功的。这些临床试验证实,对比低的放疗剂量(66-70Gy),高的放疗剂量(78-80Gy)技术能极大改善肿瘤生化指标的控制和提高长期的临床效果。

  调强放疗

  2000年代早期,在适形外照射技术成功应用的基础上,技术进步的目标是进一步“调节”分次治疗光子束流强度的能力,以及应用逆向TPS放疗计划来优化治疗的能力。放射治疗行业趋势分析,这个技术改进,使得临床靶区(CTV)和周围的危及器官有更好的适形,因此命名为调强放疗(IMRT)。IMRT对治疗头颈部肿瘤患者尤其有用,被用于生成围绕腮腺的凹形等剂量线。运用IMRT保留患者腮腺,能防止患者产生严重的口干症(传统的二维放疗中非常常见),但是肿瘤的局部控制是相同的。随机III期临床试验(PARSPORT)较近对这一策略的概念给予了临床证明。此外,Zelefksy等人也在前列腺癌患者证明了IMRT的优势:把前列腺癌患者放疗剂量递增到81Gy,对比接受三维适形放疗70Gy,IMRT 81Gy并没有增加直肠的毒性。此外,IMRT近期的技术进步,运用动态拉弧治疗,还能缩短治疗的时间。其他衍生的技术包括Tomo刀放疗,这种技术采用专用的CT扫描治疗方式,能很好的治疗大体积的肿瘤。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技术都可以采用传统的剂量分割方式给予剂量,也能采用同步剂量局部增加的技术。用这种方法,局部剂量的增加通过缩小多叶光栅的照射野,在同样的外照射过程中实现,在不增加整体治疗时间的情况下,对GTV照射更高的剂量。

  立体定向放疗

  Lekshell发明了较好个用于治疗颅内良恶性病变的立体定向放疗装置。这个装置被称为伽马(Gamma)刀。后来,伽马刀采用多个钴60源和非共面小野,应用立体定向框架,以一种非常准确的方式,把高的放射剂量投照到小的肿瘤靶区上,这是一种单次的大分割放疗。放射治疗行业趋势分析,今天这种立体定向放疗技术可以使用专用的机器来实现。尽管颅内病变(包括脑转移)是这种技术治疗的主要适应征,体部立体定向放疗技术(SBRT)的发展使得它可以治疗颅外的病变(例如脊柱以及肺和肝部等随呼吸运动的肿瘤)。早期肺癌患者,对比外科手术,SBRT疗效显著。目前对于可以手术的早期肺癌患者,正在进行临床试验,病人被随机分配接受SBRT放疗或者手术治疗。对有潜在手术可能的I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立体定向放疗的效果是非常显著的。对一些选择的患者,基于对转移病灶的数量和大小的评估,SBRT做为积极的治疗手段,也得到广泛的应用以期延长肿瘤的缓解并获得较好的生活质量。SBRT的进步逐步把转移性疾病转变成慢性疾病,尤其是对于肺转移和肝转移的患者,运用SBRT技术进行几次放疗,很多患者病情都能得到控制,并且仅出现轻微的或没有毒性反应发生。

  四维放疗

  患者、脏器和肿瘤的运动是放疗技术研究新的前沿。随着高度适形放疗的增加,有可能通过降低放疗疗程中的几何不确定性来降低计划靶区(PTV)的边界。放射治疗行业趋势分析,在5-7周的放疗过程中,考虑到同一分次内和多次分次间患者固定的不确定性,肿瘤运动(包括肺和肝随呼吸运动),肿瘤体积和患者身体轮廓的变化,对图像引导的放射治疗(IGRT)技术提出了应用需求。使用KV级X射线透视或者离线或在线的锥形束CT,IGRT能控制患者、肿瘤和器官位置的变化。正在进行临床应用IGRT益处的正式评估。自适应放疗(ART)是IGRT的一种,包括”再次计划”和当临床显著相关问题出现时,在放疗过程中优化治疗技术—以适应放疗过程中患者解剖位置的变化,以及器官和肿瘤形状的变化。自适应放疗(ART)的益处已经通过随机临床试验得到了证明。因为它能提供剂量益处并且只需要在放疗疗程中进行一次或两次的重新计划。应用自适应放疗,在1年和之后更长的随访中,初步的临床效果表明了更好的功能保护和肿瘤的控制。放疗行业还通过设计新机器解决移动靶区问题,包括立体定向放疗设备例如射波刀,它有专用软件来实时跟踪运动靶区,TrueBeam,Vero以及Novalis等设备,使用在线的图像引导在放疗中追踪肿瘤。软件和TPS算法持续升级能提升剂量传递的准确性,整合时间因素引起的相关变化。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持续的软件优化是技术革新的必要组成部分。

  放射治疗行业趋势分析,我国肿瘤放射治疗技术及其产业在最近十年里得到了较快发展,但总体上与国外差距仍然较大,所面临的放疗人才问题更加突出。放疗技术永远在持续发展改进,并一直和外科手术或药物治疗领域的创新联合应用或者展开竞争。

热门推荐

相关资讯

更多

免费报告

更多
放射治疗相关研究报告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895号
闽ICP备09008123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