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球超导市场以低温超导为主。低温超导行业产业链主要包括上游原材料、超导线材、超导磁体、超导设备四个环节。下面进行超导磁体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超导磁体行业分析表示,超导材料是国家科技创新规划中新材料领域重点发展的前沿材料之一,在能源、医疗、交通、国防工业等领域都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因为其使用条件苛刻、成本高,技术难度大,因此商业化应用速度较慢。
目前全球超导市场以低温超导材料为主。除ITER项目外,超导技术在民用领域应用较为广泛,主要包括MRI(核磁共振)、MCZ(用于半导体单晶硅)、大科学工程(CFETR、重离子加速器)等领域。
MRI主要用于核磁共振等医疗产品,已广泛运用于全身各部位脏器的疾病诊断中,成为目前最重要的医疗诊断仪器之一。考虑到中国人口数量位居世界第一,未来全球MRI最大的市场在中国,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和城镇化加速,未来需求将进一步扩大。
超导电力技术的应用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在于:超导材料的性价比是否能够做到与传统的导电材料相近、低温制冷系统能否具有长期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特别是,如果能够探索出更高临界温度的超导体乃至室温超导体,且这类新的超导体具有良好的电磁性能,那么超导电力技术的规模应用必将成为现实。
随着全球超导技术的不断研发,以及超导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规模不断扩大,全球超导行业已然进入火热年代。其中,超导材料是超导应用的基础,所以是最先产业化的部分,也是未来最具确定性的领域。
超导材料根据临界转变温度的不同可以划分为低温超导材料和高温超导体材料。目前全球的超导行业以低温超导为主,2018年其市场规模为58.81亿欧元,市场份额高达95.61%;而高温超导材料的市场规模为2.7亿欧元,市场份额仅为4.39%,但其增长速度较为迅速。
从全球来看,部分企业专注于单一领域的研发生产,例如美国ATI公司;而另一部分企业则是横跨多个领域,如英国Oxford公司等。目前,全球仅有少数几家企业掌握低温超导线生产技术,主要分布在英国、德国、日本和中国。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企业西部超导的业务涉及NbTi锭棒和线材、Nb3Sn线材(包括“青铜法”和“内锡法”)和超导磁体的生产,是全球唯一的铌钛(NbTi)锭棒、超导线材、超导磁体的全流程生产企业。以上便是超导材料行业竞争格局分析的所有内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