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建筑业企业生产和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建筑业总产值持续增长,2014年达到176713.40亿元,是2005年的5.11倍。建筑业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全面深化改革,加快转型升级,积极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整体发展稳中有进,发展质量不断提升。以下对建筑行业从业人数分析。
2017-2022年建筑用金属制品市场行情监测及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表明,作为国家支柱产业,建筑行业2015年面对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投资增长乏力的复杂局面,加快转型升级,积极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80757.47亿元,整体发展稳中有进。
总体来看,截止2015年底,全社会就业人员总数77451万人,其中建筑业从业人数5003.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466.4万人,增长10.28%。建筑业从业人数占全社会就业人员总数的6.46%,比上年提高0.59个百分点。建筑业在吸纳农村转移人口就业、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和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继续发挥着持续显著地作用。
再看各省人员分布,2015年,全国建筑业从业人数超过百万的地区共16个,比上年增加1个。受益于所在地企业及项目数量上的优势,浙江、江苏依然是从业人数大省,人数分别达到783.62万人、752.48万人。山东、福建、四川、湖北、河南、湖南等6省从业人数均超过200万人,分别为300.14万人、294.81万人、273.63万人、261.46万人、259.51万人、209.86万人。与上年相比,18个地区的从业人数增加,其中增加人数最多的是浙江,增加58.02万人;13个地区的从业人数减少,其中,江苏、广东两省减少的人数均超过50万人。从业人数增幅最大的是天津,达到140.96%;降幅最大的是广东,下降了25.8%。
此外,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建筑企业“走出去”步伐加快,对从业人员数量产生影响。具体来看,2015年,我国对外承包工程业务完成营业额1540.7亿美元,增长8.2%,增速比上年提高4.4个百分点。新签合同额2100.7亿美元,增长9.5%,增速较上年下降了2.2个百分点。
对外工程业务的上升带动了建筑业从业人员的输出。2015年,我国对外劳务合作派出各类劳务人员53万人,较上年同期减少3.2万人,同比下降5.7%。其中承包工程项下派出25.3万人,劳务合作项下派出27.7万人。2015年末在外各类劳务人员102.7万人,较上年同期增加2.1万人。
与从业人数紧密相关的劳动生产率方面,2015年,按建筑业总产值计算的劳动生产率有9个地区有所降低,比上年减少了10个。劳动生产率排序前三位的地区与上年相同,仍然是北京、天津、湖北。北京自2012年来连续4年领跑全国,2015年继续保持在第一位,劳动生产率为519350元/人,比上年增长1.77%。天津排名第二,为495814元/人,比上年提高21.86%。湖北排名第三,为454961元/人,比上年下降6.67%。
从对工会组织的知晓情况看,已就业进城农民工中20.8%知道所在企业或单位有工会组织,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59.6%知道所在单位和企业没有工会组织,19.6%不知道自己所在企业或单位是否有工会组织。在知道自己所在企业或单位有工会组织的农民工中,53.8%的农民工加入了工会,比上年提高2.9个百分点;加入工会的进城农民工占已就业的进城农民工的比重为11.2%,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在加入工会的农民工中,经常参加工会活动的占21.3%,比上年下降1个百分点;偶尔参加的占62.1%,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没参加过的占16.6%,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