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雕塑行业竞争格局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分析报告》指出,重庆籍艺术家通过社交平台发布声明称,哪吒传奇景区内多处雕塑与自己创作的《十八掌》系列作品高度相似。该系列以动态肢体语言为特色,强调文化符号的创新表达。艺术家指出,部分雕塑从造型比例到细节设计均存在“严重抄袭嫌疑”,并附上对比图佐证。目前双方尚未就争议达成公开回应。
景区运营方西安锦上添花文旅集团成立于2010年,注册资本500万元人民币,主要业务涵盖商业综合体管理、景区开发等领域。天眼查数据显示,该公司由云南春泽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全资控股,近年来涉及多起诉讼案件。值得注意的是,在商标权纠纷中,曾有知名企业因品牌标识侵权问题将其告上法庭。
此次事件并非该企业首次陷入知识产权争议。公开司法记录显示,西安锦上添花文旅集团曾因商标使用问题与某商业运营公司发生诉讼,涉事方包括知名文旅项目关联企业。业内人士指出,此类纠纷可能对景区品牌价值及后续开发形成制约,尤其在强调原创性的主题乐园领域,侵权行为往往伴随高昂的法律成本和商誉损失。
该事件暴露出文旅项目开发中创意来源管理的薄弱环节。随着各地竞相打造特色文化IP,景区设计同质化与版权纠纷风险同步上升。数据显示,2023年文旅类知识产权案件同比增长超40%,其中雕塑造型、场景设计等视觉元素成为侵权高发领域。
总结: 从开园即陷入抄袭指控的哪吒传奇景区事件可见,文创产业在追求创新的同时必须筑牢法律底线。涉事企业的历史诉讼记录与当前争议形成呼应,反映出部分文旅企业对知识产权保护的系统性忽视。如何平衡开发速度与合规要求,将成为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课题。此次雕塑侵权风波不仅关乎个案是非,更警示从业者需建立全流程版权审查机制,在文化符号再创作中避免法律雷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