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房地产开发 资讯详情
2025年建筑行业现状分析:内装工业化
 建筑 2025-04-28 10:08:13

  中国报告大厅网讯,随着全球对可持续发展的关注和建筑行业技术的不断进步,装配式建筑作为一种高效、环保的建筑方式,正逐渐成为建筑行业的主流趋势。2025年,装配式建筑行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诸多挑战。本文通过对国内外装配式建筑行业现状的分析,探讨其未来发展方向,为从业者提供参考。

  一、国外装配式建筑发展现状

  《2025-2030年中国建筑行业重点企业发展分析及投资前景可行性评估报告》指出,发达国家和地区在装配式建筑领域已经取得了显著成就,其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工业化初期、发展期和成熟期。在工业化初期,重点是建立工业化生产体系;在发展期,逐步提高产品质量和性价比;在成熟期,进一步降低物耗和环境负荷,发展资源循环型住宅。以法国为例,其装配式建筑发展已有130年历史,预制装配率达到了80%,主要采用预应力混凝土装配式框架结构体系。美国则有近100年的装配式建筑发展历史,40多年前就针对工业化建筑进行立法,目前经济适用房中装配式建筑占比显著。全球装配式住宅市场规模在2020年达到428亿美元,预计未来五年复合增长率为2.9%。

  二、国内装配式建筑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国装配式建筑行业在政策推动下取得了长足发展。2021年,全国新开工装配式建筑约9.0亿平方米,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约为25%。预计到2025年,全国装配式建筑面积将达到20.71亿平方米,市场规模接近5万亿元。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推进地区新开工装配式建筑占全国的比例约为70%。2021年,国内装配式建筑构件生产规模企业约1200-1500家,全国共创建国家级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328个,省级产业基地908个。

  (一)政策推动与市场发展

  国家政策对装配式建筑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13个部门发布指导意见,推进建筑工业化、数字化、智能化升级,加快建造方式转变。装配式建筑与城镇化、全装修住房、绿色建筑、超低能耗建筑和老旧小区改造成为建筑业发展的有力支撑。至2020年底,一些省份和城市已提前完成2025年装配式建筑面积30%的目标。

  (二)构件标准化与生产规模化

  构件标准化和生产规模化正逐步实现。住建部发布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住宅主要构件尺寸指南》和《住宅装配化装修主要部品部件尺寸指南》,引导生产、设计、施工单位就构件和部品部件的常用尺寸进行协调统一。然而,目前国内装配式建筑成本居高不下,主要原因是构件设计标准化和生产规模化无法实现。缺少前期的正向设计和合理策划,导致装配式建筑项目异型构件多,模具种类多且各建筑项目不通用,浪费严重。

  (三)技术与人才挑战

  装配式建筑的高质量发展需要大量专业技术人员和产业工人。目前,国内拥有规模化装配式建筑构件工厂超过1200个,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2000个。然而,2020年装配式建筑领域专业技术人才缺口近100万人,技术人员占比接近50%,项目管理、新型技术人才和施工专业人才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缺失。为解决这一问题,相关部门已发布《装配式建筑职业技能标准》和《装配式建筑专业人员职业标准》,推动人才培养和职业教育培训。

  三、装配式建筑的技术与市场挑战

  (一)成本与效率问题

  装配式建筑的成本居高不下,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障碍。主要原因包括构件设计标准化和生产规模化无法实现,模具通用性差,生产效率低下,影响规模化生产和产能发挥。此外,运输成本高、成品保护成本高、安装成本高和后期维修成本高也是装配式建筑面临的问题。这些问题导致装配式建筑在实际应用中“说起来又快又便宜,用起来又慢又贵”。

  (二)技术与管理挑战

  装配式建筑对构件的标准化、模数化程度要求较高,但目前不同项目的产品设计、构件规格尺寸均有所差异。这要求在建造过程中区分协调不同项目,满足定制化需求,并反馈于前期研发设计、中期构件生产和后期施工、装修、运维等各环节。然而,数字化信息建设的缺失和建设模式创新不足,使得企业难以发挥装配式建筑优势,实现全产业链协同工作。

  (三)运输与施工挑战

  装配式建筑的构件运输和施工现场管理也是重要挑战。由于我国对超载车辆的严格限制,大构件的运输存在困难。此外,施工现场的管理和人员成本较高,工厂难以规模化生产,预制构件的采购成本也较高。多数建设单位在“满足装配率要求”的前提下,只做水平构件,竖向构件如墙和柱的装配难度较大,施工要求更高。

  四、装配式建筑的未来发展方向

  (一)绿色建筑与可持续发展

  装配式建筑在节能环保和建筑效率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其减少了施工过程中的粉尘污染和住宅拆除回收过程中的建筑垃圾污染,高效的建造方式带来了对资源的节约。装配式建筑在低碳减碳方面优势明显,通常能降低20%-30%的碳排放。随着国家“双碳”政策的推进,装配式建筑将成为绿色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BIM技术的应用

  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的投标、设计、构件生产、装配施工和运维阶段的应用越来越广泛。BIM技术可以提高设计效率,实现构件的标准化设计和设计信息的开放与共享,优化施工流程,提高施工现场管理效率,提升运维阶段的设备维护管理水平。BIM技术与装配式建筑技术的结合将加速传统建筑向装配式建筑的转型升级。

  (三)内装工业化

  建筑行业现状分析指出,随着国家“双碳”政策的提出,内装工业化市场逐渐升温。装配化装修成为装配式建筑产业链中的新亮点,2020年全年装配化装修面积较2019年增长58.7%。然而,装配化装修在商品房项目中的应用较少,C端住宅改造装修中的应用基本是空白。未来,装配化装修将朝着标准化、模数化方向发展,提高设计和施工效率,降低成本。

  五、总结

  装配式建筑作为建筑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具有显著的环保和效率优势。然而,其发展仍面临成本、技术、管理和人才等多方面的挑战。通过政策推动、技术进步和人才培养,装配式建筑有望在2025年实现更广泛的应用和更高的市场占有率。未来,装配式建筑将在绿色建筑、BIM技术应用和内装工业化等方面取得更大突破,推动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热门推荐

建筑相关研究报告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895号
闽ICP备09008123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