售电最早起源于19世纪。后来,由于电力能源时代的到来,售电得到了飞速发展,但大部分国家的售电业务还是由国家垄断机构或组织拥有,用电客户向这些本地垄断机构购电。以下对售电发展前景分析。
电力产业作为国家基础设施产业,改革的步伐从1998年开始,虽然由来已久,但进展缓慢,在9号文件出台之前,虽然在经历了多次市场化改革之后,产业总体的活力有所提升,市场化程度提高,国家干预性不断减少,但依然存在诸多问题,比如资源效率利用较低、价格机制不完善、相关规范性制度不完善等。
通过对售电发展前景分析,国际经验表明,在售电侧竞争放开的初期,降低价格是售电公司获取新用户的最有效途径。2013年的美国JDPower电力行业居民用户满意度调查显示:选择新售电商的用户中,64%是因为更低的价格。当前我国电力市场直接交易中的“高低匹配出清”机制直接降低了交易用户的购电成本。
2015年我国全社会用电量约为5.55万亿千瓦时,按照《电价监管报告》的披露,目前我国售电市场其全国平均销售电价约为为0.492元/千瓦时,则2015年我国售电市场容量约为2.73万亿元。随着售电市场的开放,未来电价下降可期,而电价的下降有望促进社会用电量的增加,从而改善目前电力产能过剩的现象,一举多得。
通过对售电发展前景分析,售电市场的放开将有效推动电价市场化和配用电量市场化,未来售电公司定位于用电需求侧的多元化能源服务商,从配电环节到最终用户的智能电表以及接入设备,打造智能化用电终端,9号文件倡导节能服务从事售电业务,售电与用电服务融合发展将是未来售电公司的最为可能的趋势。
2018-2023年中国电力市场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表示,和欧美国家相比,这些国家的配电投资基本上是输电投资的1.5倍,而我国配电网的投资明显弱后于输电网投资,反映我国配电网投资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预计未来十年我国配网投资将加速,“十三五”期间国家的2万亿配网投资还是有极大的可能能够最终兑现。
此外,随着国家经济逐步由工业向第三产转型,不断淘汰落后产能,加上整体GDP逐步回归个位数增长,全社会用电量增速急速放缓,另外国家已经明确提出2020年后限制新建火电厂,大部分源供给已经日趋饱和,由此带来的输电线路骨架也逐步完善。未来可以很清晰预见,我国电网建设投资的重心逐步由之前的主干网向智能化、配电侧、售电侧、用电侧转移。
根据近年来我国电力行业历史发展规律,结合经济发展增速,以及下游需求对电力生产的拉动,未来我国电力行业的市场规模还将保持稳定增长。预计,未来几年,我国电力行业的市场规模增速约为4%左右,到2023年行业的市场规模将超过8万亿千瓦时,这意味着售电市场容量还有巨大的增长空间。以上便是售电发展前景的所有分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