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近年来,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全球科技竞争格局。广东省作为中国科技创新的重要引擎,在政策引导和产业协同下,加速推进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的深度融合,通过关键技术攻关、创新平台建设和应用场景拓展,逐步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从算力芯片到核心部件,从通用大模型到智能终端产品,广东正以系统性战略布局推动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高端。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电子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广东在人工智能领域聚焦高端算力芯片、底层架构与前沿算法研发,在机器人技术方面实现关键硬件的自主研发突破。2018年以来,通过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投入近14亿元财政资金,并带动超30亿元社会投资,形成多维度的技术攻关体系。在算力芯片领域,国内主流产品昇腾910B与Atlas 900计算集群表现突出;大模型方面,“鹏城·脑海”“混元”等通用模型崭露头角,WPS AI成为首个协同办公场景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机器人核心部件领域,谐波减速器、六维力传感器等关键组件实现国产化突破,成本降低超50%,为产业自主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广东依托鹏城国家实验室、重载机器人全国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科研载体,以及16家新型研发机构和86家省级工程中心,形成“基础研究技术攻关应用示范”的全链条创新网络。例如,“鹏城云脑Ⅲ”智能算力平台建成后将提供超过16E的国产自主可控算力;蓝橙实验室聚焦重载机器人核心技术突破与零部件国产化替代。同时,通过龙头企业主导的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为行业降低技术应用门槛,推动产业链协同创新。
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的融合应用已在广东实现多领域突破。在应急运输领域,智能无人机完成山地及乡村物资配送;在工业制造领域,首款搭载操作系统的夸父人形机器人已进入工厂应用场景;特种机器人则在复杂环境中展现高可靠性。前沿技术探索方面,人工智能驱动的生物、化学与材料科学研究新范式正在形成,进一步拓展技术边界。
广东将持续推进“新一代人工智能”和“智能机器人”两大专项计划。在人工智能领域,重点突破具身智能、数据安全及端到端模型优化;在机器人领域,加速灵巧手、空心杯电机、电子皮肤等核心部件的研发,并推动工业机器人与服务机器人的智能化升级。通过强化算力基础设施、完善标准体系和培育创新生态,广东目标打造全球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高地。
总结:
从技术研发到场景落地,广东正以系统性创新布局重塑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链。通过夯实国产化技术根基、构建多层次研发平台及拓展多元化应用场景,该省不仅巩固了在国内的领先地位,更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实现国际竞争力突破。未来,随着专项政策的深化实施和产业生态的持续完善,广东有望在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中占据先机,为我国智能制造发展注入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