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影视行业在政策支持、内容创新和科技赋能的推动下,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演出市场总体收入达796.29亿元,同比增长7.61%,比2019年增长39.14%。影视行业不仅在内容创作上不断探索,还在科技应用和消费场景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本文将从内容创新、科技赋能和消费场景创新等方面,深入分析2025年影视市场的发展方向。
2025年,影视行业在内容创新方面不断探索,坚守品质,推动内容向优转型。《哪吒之魔童闹海》(简称《哪吒2》)的优异票房表现,《2025-2030年中国影视行业重点企业发展分析及投资前景可行性评估报告》显示截至2025年4月,其中国单一市场票房已突破152亿元,这一现象为影视行业从业者带来了重要启示:观众愿意为优质内容买单。因此,影视企业必须坚守内容为王,持续深耕精品内容。
《工作方案》的发布,进一步坚定了影视企业持续深耕精品内容的决心。特别是微短剧等新业态的提及,为影视行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微短剧凭借其体量轻盈、节奏明快、时长精短的独特优势,成为一股不可小觑的文化力量。多家A股上市公司已在短剧赛道布局,如中文在线在2024年7月成立精品短剧部,其海外短剧业务已形成矩阵化发展,上线推出Sereal+和UniReel。欢瑞世纪也在年报中表示,将积极探索短剧、互动剧及AIGC等新业务方向,并与上海阶跃星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探索AI在影视行业的应用落地。
科技赋能为影视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空间。以“Z世代”为代表的年轻群体,更愿意为兴趣爱好和情绪价值买单,悦己型消费和沉浸式体验深受欢迎。2025年4月15日,上海首个沉浸式科幻体验地标“在水一方”科幻馆举办了首次大规模灯光艺术展,500架无人机编织出科幻馆LOGO与城市天际线的动态画卷,270°环形巨幕“大眼睛”以全息投影技术呈现著名科幻IP《三体》与未来城市交相辉映的震撼场景。这一活动不仅是科技赋能文化娱乐行业的生动实践,也为消费者带来了沉浸式的体验感。
影视市场发展方向分析提到风语筑作为项目制作方,通过将传统文化IP与沉浸式交互技术深度融合,构建了“文化体验+数字消费”的复合场景生态。2025年第一季度,风语筑实现营业收入3.82亿元,同比增长29.8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027.44万元,同比增长368.25%。众多影院也以“影院+”为目标,深挖空间价值,为消费者带来复合消费场景。截至2024年末,横店影视旗下院线共拥有541家已开业影院,通过构建多功能娱乐空间,进一步丰富了顾客等候观影时的多元化休闲场景。2024年,横店影视统筹娱乐收入较2023年同期增长43.07%。
演出行业已经成为文化娱乐消费的重要供给代表,成为拉动内需、传承文化、赋能城市发展的关键引擎。2024年,全国演出市场总体收入达796.29亿元,同比增长7.61%,比2019年增长39.14%。大型演出对城市消费的刺激作用极为显著,每位跨城观演的观众平均停留1至3天,创造的人均消费金额约为2000元。大麦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5000人以上场次的大型演出票房达到近296.4亿元,比2023年增加1.7倍,比2019年增加7.5倍。
演出市场的增长不仅体现在票房收入上,还体现在对城市消费的带动作用上。数据显示,“跟着演出去旅行”已经成为一种行业现象和潮流趋势,票根经济——多玩一天、多吃一顿、多住一晚,成为广大消费者的常态化选择。文化和旅游部市场管理司司长认为,演出市场已经成为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实现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渠道,成为促进文旅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成为文化产品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重要平台。
总结
2025年,影视行业在内容创新、科技赋能和消费场景创新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内容创新方面,影视企业坚守品质,积极探索微短剧等新业态;科技赋能方面,通过沉浸式体验和数字技术,拓展了影视空间的价值;消费场景创新方面,演出行业增长迅猛,成为文化娱乐消费的重要供给代表。未来,影视行业将继续朝着优质内容、科技赋能和消费场景创新的方向发展,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的服务体验,推动行业的持续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