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影视行业呈现出严肃文学影视化热潮回潮的趋势。数据显示,2020—2023年期间,严肃文学影视改编作品数量显著增加,如《人世间》《回响》《繁花》等作品的热播,再次证明了严肃文学在影视领域的强大生命力。然而,尽管严肃文学影视化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仍面临着改编难度大、市场接受度不确定、网络文学IP竞争等多重挑战。本文通过对严肃文学影视化热潮的分析,探讨其背后的原因、面临的挑战及未来的发展方向,为影视行业的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2025-2030年中国影视行业重点企业发展分析及投资前景可行性评估报告》近年来,影视行业对严肃文学的改编热情持续升温。2020—2023年,严肃文学影视改编进入狂飙井喷期,多部作品如《人世间》《回响》《繁花》等取得巨大成功,引发了行业的广泛关注。这些作品不仅在收视率上取得优异成绩,还在口碑上获得了观众的高度认可。2024年10月,“文学IP影视化”论坛的成功举办,进一步推动了这一趋势的发展。这种热潮的出现,与观众审美价值观念的迭代、市场对优质内容的需求以及政策对现实主义题材的鼓励密切相关。
(一)观众对优质内容的强烈渴求
影视行业发展趋势分析显示随着观众审美价值观念的日益成熟,对影视作品的质量和深度提出了更高要求。严肃文学作品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深刻的社会洞察,为影视改编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与网络文学相比,严肃文学作品在思想深度、人物形象塑造和结构完整性上具有明显优势,能够满足观众对高质量影视作品的需求。例如,《人世间》通过温情叙事揭示现实的深切痛苦,赢得了观众的广泛赞誉。
(二)影视制作方和播出平台的突围需求
影视制作方和播出平台在面对内容危机时,不得不在题材多元、审美创新、价值共鸣等维度打开新思路。严肃文学改编成为各大影视行业论坛上的热门话题,许多知名影视公司和播出平台纷纷布局严肃文学IP改编。例如,新丽传媒和正午阳光等公司积极投身严肃文学改编,推出了多部口碑佳作。此外,腾讯视频、爱奇艺、优酷等三大播出平台也积极参与,储备了大量严肃文学改编项目。
(三)文化政策的引导和支持
近年来,国家政策对现实主义题材作品的鼓励和支持,为严肃文学影视化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2019年,国家广电总局对玄幻、仙侠、穿越、宫斗等古装题材实施严格限令,鼓励影视作品反映时代精神和社会现实。这一政策导向促使影视行业转而探索更具深度的创作风口,推动了现实主义题材创作的强势回归。
(一)改编难度大,费时费力
严肃文学作品往往篇幅宏大、情节复杂,改编难度较大。例如,《白鹿原》的改编摄制时间长达16年,总投资2.3亿元。此外,严肃文学作品的精神内核和深刻价值旨归,对改编者的艺术水准提出了更高要求。改编者需要在保持原著精神的同时,适应现代观众的审美需求,这对编剧和导演的功力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二)市场接受度不确定
尽管严肃文学改编作品在口碑上表现优异,但在市场接受度上仍存在不确定性。例如,《这边风景》《人世间》等作品虽然获得了超高口碑,但收视率并不理想。此外,改编作品容易引发“书粉”和“剧粉”的争议,导致口碑两极化。
(三)网络文学IP的竞争压力
网络文学IP的开发已经进入成熟工业化阶段,其变现途径日益增多,市场影响力较大。相比之下,严肃文学IP在开发程度和总体规模上仍存在差距。网络文学IP的改编作品通常具有广泛的粉丝基础,能够快速吸引观众关注,这对严肃文学影视化形成了较大的竞争压力。
(一)内容优化:改编要敢舍保魂,由长向精
影视改编需要在保持原著精神内核的同时,进行合理的改编和优化。例如,《繁花》通过双线并行的方式,聚焦主要人物的情感和事业抉择,增强了戏剧张力。此外,改编还需要注重细节的还原,包括场景、人物形象与情节的雕琢,以提升作品的审美空间。
(二)价值引领:改编要契合时代调性,回归社会价值基本要求
影视改编需要聚焦现实属性、民族符号及当代社会价值,注重主流价值的立体传播。例如,《人世间》通过改编,展现了底层小人物的奋斗和情义,传递了社会正能量,引发了观众的广泛共鸣。此外,利用短视频、微短剧、二次元动漫等方式对严肃文学进行改编和传播,也具有积极的实践意义。
(三)正和博弈:相关行业多措并举,促进文学影视联动破圈
影视行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相关行业的支持和合作。近年来,中国作协与多家机构、高校及互联网平台达成合作,实施了多个项目,为文学作品的创作、出版、发行、传播、转化等提供了全链条服务。爱奇艺等平台也通过多种措施,推动严肃文学作品影视化落地。
五、总结
2025年,影视行业呈现出严肃文学影视化热潮回潮的趋势。这一趋势的出现,既是观众对优质内容的强烈渴求,也是影视制作方和播出平台的突围需求,更是文化政策引导和支持的结果。然而,严肃文学影视化仍面临改编难度大、市场接受度不确定、网络文学IP竞争等多重挑战。未来,影视行业需要在内容优化、价值引领和行业合作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以实现严肃文学影视化的全面突破和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