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原料药 资讯详情
优势原料药多遇贸易摩擦 企业创新研发重新洗牌持续加剧
 原料药 2018-01-01 16:15:30

  展望2018年,“一带一路”战略全面推进,发达经济体医药市场增速回升,新兴经济体医药市场需求强劲,国内健康消费升级及多项政策红利不断,我国医药工业仍将保持较高速发展态势。

  优势原料药多遇贸易摩擦

  近年来,我国医药行业遭遇的贸易摩擦呈现明显上升趋势。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的数据显示,2010年以来,有9个国家曾经或者正在对我国的医药产品发起共73个贸易摩擦事件。

  从国别来看,印度是针对我国医药产品发起反倾销指控最多的国家。仅2017年,印度就发起5例反倾销调查和1例反规避调查。

  排第二位的是美国,2017年美国发起了4例知识产权侵权“337调查”和1例反垄断诉讼。此外,2017年,欧盟对我国医药产品发起了2例反倾销调查,乌克兰也发起1例反倾销调查。

  原料药行业市场调查分析报告统计数据显示,我国遭遇贸易摩擦的医药产品除了优势原料药产品外,近年来,病员监护仪、吉西他滨(一种抗癌专利药)等有较高技术附加值的产品也容易成为调查案件的新目标。

  “这可以说是‘成长的烦恼’。”张蓓蓓对记者表示,中国医药行业中的优势产业可能往往更容易受到质疑。产业越来越强,所以面临这样的情况也就越来越多。

  从涉案产品来看,一些新的特点开始出现。张蓓蓓表示,一直以来,原料药在我国医药行业出口中占比较大,目前约占60%,所以原料药方面的贸易摩擦也较多。但从目前来看,一些具有较高附加值的产品也遭遇了反倾销调查。

  专业人士指出,关于原料药的摩擦都是一些老的案子,还在经历复审等环节。而近年来新发的很多都是较高附加值的产品,这一特点表现明显的是美国。2000年以来,美国对我国医药产品发起的“337调查”一共十几起,而2017年就有4起。

  张蓓蓓说,这也说明,中国企业竞争力的提升被美国看在眼里。美国把有些中国企业当成对手来看,觉得中国企业知识产权侵犯其核心利益。

  记者注意到,美国“337调查”涉及吉西他滨、分娩模拟器、呼吸机、甜菊糖苷等。张蓓蓓表示,这些产品在国内或国外已具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部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多项国际专利,产品科技含量和质量水平居世界领先水平。

优势原料药多遇贸易摩擦 企业创新研发重新洗牌持续加剧

  企业创新研发重新洗牌持续加剧

  2018年,我国医药企业创新热情将会空前高涨,创新活动更加活跃。在“健康中国2030”战略指引下,我国日益重视医疗、医药的研发创新,2017年出台多项鼓励创新的重磅级政策,势必激发企业的研发热情。2017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出台的《关于深化审评审批制度改革鼓励药品医疗器械创新的意见》是近十年来较为重磅的有关医药行业创新的指导性文件,覆盖范围广、指导性强,将为医药行业中创新药、CRO企业、创新医疗器械带来结构性的机遇。2017年,医保谈判通道打开,国产创新药进入新医保目录,扩大了国产创新药市场。2018年,药审改革将持续发力,有望缩短药品审评周期,加快仿制药和创新药上市时间,激发行业创新动力。近几年,海外高层次生物医药技术人才出现归国热,将会为医药行业创新带来强有力的智力支撑。

  受政策执行时限影响,医药行业重新洗牌会持续加剧,企业间兼并重组还将继续,品种布局也会发生变化。首先,2018年是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的重要时间结点,约50%制药企业面临2018大限,大量中小仿制药生产企业以及部分大型制药企业受制于高昂的评价成本会逐步退出或放弃部分品种,企业间兼并重组将更加活跃,药品在供应品种也有可能减少,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其次,“三医联动”下的医院市场环境发生变化,医保控费、控制药占比导致终端药品需求降低,中药注射剂和辅助用药受到限制,势必会带来企业品种战略的调整。

热门推荐

相关资讯

更多

免费报告

更多
原料药相关研究报告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895号
闽ICP备09008123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