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人们都喜欢在城市打拼,但是过高的房价让人望而却步,只能选择租房,我国租房市场乱象一直存在,比如黑中介横行、房屋设施损坏房东不愿意修理等等,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国房屋租赁行业不规范,相关政策不完善,近日租赁市场黑中介迎最严整治。
一个运行有序的房屋租赁市场能够缓解房地产市场供需失衡,有利于实现老百姓“住有所居”。然而,《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发现,目前我国住房租赁市场还存在市场供应主体发育不充分、市场秩序不规范等问题,使得部分人难以实现“住有稳居”。
据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16-2021年房屋租赁行业深度分析及“十三五”发展规划指导报告显示,我国目前的租房市场仍不规范,“黑中介”、假房东、二房东重重设卡,“霸王条款”、无理涨价、房租欺诈、不退还押金等现象依然存在,租房者的权益经常得不到保障。
租房市场的确够乱,城市越大问题越突出,譬如“群租”现象屡禁难止,租房跌破了起码的公共安全底线,至于“黑中介”、假房东、二房东、无理涨价之类的,也着实让租房者的权益受损,这都需要得到有效治理。顽疾需要猛药,在很多人眼里,立法往往是包治百病的“猛药”,规范住房租赁也不能例外。的确,加强市场法治,建立健全住房租赁市场规则,为监管提供依据,让相关部门把行业内该管的都管起来,维护租赁市场的公平,诚然是必要的。
培育住房租赁市场,是重大的民生工程,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在《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的若干意见》中指出,租购并举,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是实现城镇居民住有所居目标的重要途径。2016年,住建部等部门也在培育专业化企业、多渠道增加租赁房源、扩大公租房覆盖面、鼓励租房消费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近期,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对规范发展住房租赁市场提出明确要求,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的若干意见》,住建部和地方也开始层层部署落实。业内人士认为,系列政策应加速落地,改变目前购房售房体系过度、租赁房体系不足的失衡状态,建立完善租售并举的住房制度,用政策保障网托起1.6亿个稳居梦。
中央已经明确,实行购租并举,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是深化住房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实现城镇居民住有所居目标的重要途径。
近期,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对规范发展住房租赁市场提出明确要求,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的若干意见》,住建部和地方也开始层层部署落实,规范租赁市场秩序、加快住房租赁市场立法、多渠道增加租赁住房有效供应等系列政策蓄势待发。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陆克华近日表示,今年住建部将把规范住房租赁市场作为房地产市场专项整治工作的重点,严厉打击住房租赁市场上的违法违规行为,大力整治“黑中介”“黑二房东”,净化住房租赁市场环境,切实保护租房群众的合法权益。
规范和发展租赁市场的具体举措还包括:加快住房租赁市场立法,通过立法,明确租赁当事人的权利义务,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建立稳定租期和租金等方面的制度,逐步使租房居民在基本公共服务方面与买房居民享有同等待遇;多渠道增加租赁住房有效供应;大力发展公租房,推动公租房货币化;加强住房租赁市场监管。
立法在划定住房租赁的公共安全底线、确立公平交易原则的同时,还要保障和促进房屋租赁市场发展壮大,扭转失衡的供需关系。
总之,房屋租赁市场的乱象亟待更加规范化的管理,同时中介公司也要提升内部服务人员的素质,做好房东和租房者的调和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