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医疗服务 资讯详情
移动医疗仍处烧钱阶段 提高资源匹配效率度过谷底期
 移动医疗 2016-01-01 09:30:55

  自从“互联网+”模式开始盛行成为新风口,移动医疗成为最强劲的细分市场。它是通过使用移动通信技术——例如PDA、移动电话和卫星通信来提供医疗服务和信息,具体到移动互联网领域,则以基于安卓和iOS等移动终端系统的医疗健康类App应用为主。

  行业仍处烧钱阶段 流量变现转化成烦恼

  目前国内大小移动医疗公司已有数百家,而不同的移动医疗公司进入该领域的入口也不同。易观智库研究显示,中国移动医疗市场可以分为八大垂直细分领域,包括问诊咨询、导医平台、医疗学术、自诊自查、预约挂号、医疗咨询、疾病管理、体检等。其中,医疗学术类和自诊自查类占比较多,分别占26.0%和21.4%。

  不同移动医疗企业的商业模式大致可以分为医、药、保险入驻平台,诊后移动医疗服务市场开拓,线下诊所,医护上门,互联网+医生集团等模式。移动医疗企业在前期为了扩大市场,获取海量用户,都会有一个战略亏损期。所以,不断融资是移动医疗企业生存的必要条件之一。

  数据显示,2011年到2015年,移动医疗企业融资次数分别是22次、25次、58次、156次、283次。不过,目前资本对移动医疗也已呈现理性回归的态势,上半年移动医疗领域天使投资和VC投资额下降了1/3,一路烧钱的移动医疗企业面临商业模式重构的挑战。

  尽管营收增长幅度很大,但是前期靠烧钱来维持高速增长是互联网行业一贯路径,移动医疗也不例外,市场目前仍然处于战略亏损期。在靠烧钱获得移动医疗平台海量用户后,如何让流量变现也成为这些企业成长的烦恼。

移动医疗仍处烧钱阶段 提高资源匹配效率度过谷底期

  资本方静观其变 提高医疗资源匹配效率度过谷底期

  与前两年移动医疗行业大谈颠覆并换回大量真金白银的“美好时代”不同的是,从2016年开始,移动医疗的融资温度开始大幅降温,投资者也逐渐恢复理智。从数据上看,上半年天使投资和VC对移动医疗投资额下降了1/3。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医疗行业投资大,周期长,市场现状是移动医疗公司还有5到7年的发展期。2014年是移动医疗的萌芽期,很多IT技术爱好者进入行业。2015年是期望膨胀期,移动医疗公司大热。2016年遇冷。专业人士认为,低点正是抢占市场的好时期。连接更多的医院,帮助医院提升IT信息化的能力,做医院的补充业务是目前最重要的事情。

  一般来讲,患者到大医院看病不方便,挂号、交费、检查、治疗、取药要耗上大半天的时间。传统医疗行业信息不对称,导致患者找不到适合的医生,三甲医院的医生疲于应付患者,基层医院的患者极少。据有关调查显示,70%以上的患者挂错号,医生每天接诊的患者只有10%与自己研究领域相关。这种医疗资源的浪费导致患者看病难。互联网医疗就是解决医疗信息不对称,用互联网技术减化就医流程。比如,患者可以在互联网上挂号,在医院就医时通过APP交费,慢病患者,长期随访等工作可以通过互联网完成。提高医疗资源的匹配效率,减少信息不对称,让患者和医院、医生更加匹配,这就是移动医疗平台的重要作用。

  2016-2021年移动医疗行业深度分析及“十三五”发展规划指导报告表明,移动医疗所面临的困难,就是要坚持到那个时候, 随着用户行为的变化,构造新的价值链中枢。而且整体来讲,除了融资以外,移动医疗的行业环境其实在好转,无论是医生端还是医患端,能存活下来的企业中将会获得红利。很多人认为对医生或者患者收费是很艰难的,从前是这样,但是现在由于出现了移动支付红利,包括微信,支付宝都很方便之后,在中小规模的支付上,用户行为已经发生很大的改变。所以, 未来对用户直接小量支付,药企和保险购买服务的转移支付,以及面向企业端的B2B模式,将是移动医疗商业模式的几个重要方向。

热门推荐

相关资讯

更多

免费报告

更多
移动医疗相关研究报告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895号
闽ICP备09008123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