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电力 资讯详情
生物质发电现状
  2014-01-01 16:58:07

  生物质发电概念

  生物质发电是利用生物质所具有的生物质能进行的发电,是可再生能源发电的一种,包括生物质气化发电、生物质直燃发电、生物质直接混燃发电、生物质间接混合燃烧发电。

  我国生物质能发电现状

  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3-2017年中国生物质能发电行业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研究显示,2006-2012年,我国生物质发电装机容量逐年增加,由2006年的140万千瓦增加至2012年的800万千瓦,年均复合增长率达33.71%,表明我国生物质发电行业发展较快。但是,目前生物质发电在我国电力生产结构中占比极小,在我国新能源发电结构中占比仅为1/10左右。

  从装机容量来看,2012年全国新增核准装机容量1156MW,至2012年底,全国累计核准容量达到8781MW,其中并网容量5819MW,在建容量2962MW,并网容量占核准容量的66%。

  生物质发电面临的主要问题

  1.成本问题

  1.1燃料成本过高

  我国的生物质能资源丰富稳定,但由于原材料太分散,又没有秸秆收购、运输的专业经营者,因此无论直接向农户采购还是农民将秸秆送进工厂,都无规模效益可言,也影响成本。同时生物质发电行业的燃料收购竞争激烈,导致燃料成本过高。

  1.2建设运营成本较高

  我国生物质发电厂建设运营成本较高,主要体现在其单位造价高,燃料成本高和运维成本高这三方面。与常规火电比较,生物质燃料的特点决定了其单位千瓦投资大,同时其燃料来源相对分散,收购、加工、运输等成本较高,此外,生物质电厂的运行和维护较复杂,投入成本也较高。成本的高企直接造成了部分地区的生物质电厂盈利能力低,甚至亏损的状况。

  2.政策问题

  生物质发电相关政策不完善。生物质发电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不够,在有关政策的执行层面存在着内容不配套、实施细则不全面、关键政策尚未出台等具体问题。我国生物质发电尚处于示范项目阶段,项目从立项、建设、发电上网到验收,还没有专门的管理办法。同时,相关的补贴政策缺乏主管部门的参与,相应的监管不到位。另外,财政部规定,企业注册资本金在1000万元以上,年消耗秸秆量在1万吨以上,才有条件获得140元/吨的补助,这对于大量的中小企业只能远观。

  3.技术问题

  我国大多数生物质发电技术尚处于初级阶段,整体技术水平较低,并且在核心技术领域缺少自有知识产权,缺乏技术创新能力,设备制造能力较弱,与国外先进国家存在较大差距,生物质能技术的产业化和商业化转化程度低,未形成成熟的产业化技术服务体系。缺乏持续发展的动力。

热门推荐

相关资讯

更多

免费报告

更多
电相关研究报告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895号
闽ICP备09008123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