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农业厅、国土厅7月10日向该省的全国人大代表汇报土壤污染情况时,首次披露省内珠三角地区28%的土壤重金属超标。广东省由此成为中国首个披露省内局地土壤污染数据的省份。
珠三角地区是该省核心经济区域,亦是较重要的农业区域,包括广州、深圳两个副省级市,以及珠海市、佛山市、惠州市、肇庆市、江门市、中山市和东莞市等七个地级市。珠三角地区总面积约2.4万平方公里,占广东省总面积的14%左右。
广东省农业厅披露,珠三角地区28%土壤重金属超标,汞超标最高,佛山南海、江门新会、广州白云比较重,大概超标过50%。番禺、增城、从化没有超标的比较多,九成符合要求。
广东省耕地肥料总站站长曾思坚表示,省农业厅从2002年开始调查,土壤重金属超标中汞超标程度最重,其次就是镉和砷。
广东省国土厅汇报时透露,国土部与广东省政府历时6年的《广东省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农业地址与生态地球化学调查项目》显示,珠三角三级和劣三级土壤占到珠江三角洲经济区总面积的22 .8%,重金属元素异常主要分布于广州-佛山及其周边经济较为发达地区。
依据1995年颁发的《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从事农业生产的土壤要求达到二级及以上标准,三级标准土壤虽也可以从事农业生产,但已超过“维护人体健康的土壤限制值”。该标准并未设置劣三类土壤的等级,一般来说,劣三类土壤是指所有低于三级标准的土壤。
中国土壤共分为三类,第III类土壤的功能是——“主要适用于林地土壤及污染物容量较大的高背景值土壤和矿产附近等地的农田土壤(蔬菜地除外)。” III类土壤执行上述三级土壤标准。
广东省环保厅总工程师陈铣成在汇报时称,由于省内长期以来对土壤环境不重视,相关工作起步晚,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到目前我们还没真正摸清全省土壤环境质量状况”,包括土壤污染面积、种类和水平等,以及重点区域及污染隐患的危害程度等情况都掌握不够。
有业内专家指出,尽管不是全省土污染情况,尽管珠三角仅占全省面积14%,但广东省的此次的数据公布仍有重要意义。
公开本身的具有重要意义。2006年7月起,环保部和国土部联合开展了一项名为“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的工作,这是中国首次开展的土壤污染普查。截至2010年底,该普查已“组织完成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总报告和专题报告”,但结果却至今未公布。2013年上半年,环保部在一次回复公民信息公开申请时称,上述结果是“国家秘密”。
珠三角28%土壤重金属超标的数字高于全国水平。环保部在2006年公布的不完全调查数据称,中国受污染的耕地约有1.5亿亩,污水灌溉污染耕地3250万亩,固体废弃物堆存占地和毁田200万亩。三者合计1.85亿亩,占中国18亿亩耕地1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