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汽车零配件 资讯详情
我国轮胎行业面临问题分析
 轮胎 2012-01-01 11:06:10

    天然橡胶成本占轮胎生产成本的40%以上,我国天然橡胶的对外依存度已达80%左右,而天然橡胶的进口关税却一直高达20%,这给轮胎等橡胶生产企业的生产经营带来极大的压力,严重影响了我国轮胎橡胶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近期,中国橡胶工业协会再次向有关部门呼吁取消天然橡胶进口关税。

    1、轮胎企业亏损面加大

    天然橡胶成本占轮胎生产成本的40%以上,2011年天然橡胶价格如此大幅波动,使轮胎企业无法控制生产成本,生产运行遇到极大的困难。

    据中国橡胶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45家轮胎企业销售收入达到2079亿元,比上年增长19.3%。分析认为,轮胎销售收入增长主要是由于橡胶涨价带动轮胎提价,以及高档轮胎比重提高。但同时,轮胎产量增速却大大放缓。45家主要轮胎企业轮胎产量达到3.14亿条,仅比上年增长2.5%,增幅回落13.5个百分点。从轮胎出口看,45家轮胎企业共实现出口703亿元,比上年增长27.4%;出口1.33亿条,仅比上年增长3.9%。在销售额大幅提高的同时,轮胎企业效益严重下滑,行业利润比上年下降16.2%,亏损企业11家,亏损额比上年度增加92.25%,亏损面达25.6%,比上年度增加6.98个百分点。
    2、天然橡胶价格大幅波动

    2011年国内外天然橡胶价格走势主要分为暴涨、暴跌、宽幅震荡、持续回落四个阶段。

    暴涨阶段(1月初-2月下旬):天然橡胶价格大幅上扬,国内期货价格突破43000元(吨价,下同)、现货价格突破42000元,均创历史最高。暴跌阶段(2月下旬-4月底):天然橡胶国内期货、现货价格均跌至35000元左右。宽幅震荡阶段(4月底-9月下旬):天然橡胶价格止跌回稳,并在相对高价区域内大幅震荡。持续回落阶段(9月下旬-12月底):天然橡胶价格结束宽幅震荡持续回落,截至年底,市场价格已跌至26500元,接近全年最低价格。

    2012年以来,天然橡胶价格逐步回升,期货价格从年初的23000-24000元升至现在的接近3万元,现货价格也从26000-27000元逼近3万元。

    3、天然橡胶对外依存度高达80%

    多年来,我国国产天然橡胶一直维持在60万吨左右,2011年产量达到70万吨左右,而2011年橡胶工业实际天然橡胶消费量却高达320万吨,供需矛盾十分突出。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天然橡胶进口量分别达到168万吨、171万吨、186万吨和210万吨,年均增幅在10%以上。据了解,我国天然橡胶自给率呈现逐年降低的趋势,2005年首次跌破国际公认的30%自给率安全保障线,2007年跌至25%,2009年跌至22%,2010年跌至20%。

    4、天然橡胶进口关税太高

    2010年我国天然胶进口关税调整为:烟片胶为20%或1600元/吨,两者从低;技术分类天然胶为20%或2000元/吨,两者从低。2011年,我国进口天然橡胶210万吨,进口金额938089.5万美元,进口均价为4467美元,以从价税计征关税高达5610元,企业根本无力消化,出现大面积亏损。
 
    5、高关税使轮胎企业两头受苦

    由于中国对进口天然橡胶实行高关税政策,东盟10国对中国轮胎出口也实行了不合理的高额关税。

    东盟10国进口中国轮胎的关税税率如下:

    马来西亚40%越南30%柬埔寨26.5%老挝20%缅甸14%

    泰国10%印尼10%菲律宾10%文莱10%新加坡0%

    据我国骨干轮胎生产企业反映,东盟10国间的轮胎进口关税均为5%,而对进口中国轮胎则实行高关税,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国进口其天然橡胶关税为20%。天然橡胶进口高关税政策使我国轮胎企业两头受苦,在国际贸易中不能享受平等待遇。

    6、进口关税现状不利于行业结构调整

    目前实行的天然橡胶进口关税即不符合我国工业生产的现状,也不利于行业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一般贸易项下天然橡胶进口的高关税,使很多轮胎企业不得不采取在加工贸易的名义下进口天然橡胶。据海关统计,2010年,在186万吨的进口天然橡胶中,一般贸易项下进口的天然橡胶仅14万吨(不含天然胶乳)。由此可见,天然橡胶关税形同虚设,根本没有达到国家的初衷,反而限制了下游轮胎企业的竞争力。

    天然橡胶高关税政策给国内轮胎行业发展带来很多弊端。一是轮胎企业被迫只能进行加工贸易,造成对国际市场依赖程度高,既不利于企业在国内市场塑造品牌,又使行业时刻面临国际贸易摩擦的打压,不利于轮胎行业长远健康发展。二是轮胎企业难以根据市场形势变化及时转变营销模式,使企业难以实现效益最大化。如国内市场形势好价格高时,企业因为进口的是加工贸易天然橡胶,就只有产品出口一条路,无法及时进行市场转换。目前中国的汽车产业以合资企业为主,自主品牌较少,汽车合资企业在原配胎的选择上优先选择国外品牌,国产品牌轮胎在轿车的原配胎市场上份额还不到10%。近年来,国内汽车市场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最大亮点,但轮胎市场份额却被外资企业分走一半,尤其是轿车胎市场外资品牌占据70%左右的市场份额。中国汽车市场的发展,中国的轮胎企业却难以分到应得的利益,这是政策的悲剧。三是助长了天然橡胶走私等违法行为。因此,天然橡胶高关税降低了轮胎企业的竞争力,不利于行业的健康发展以及技术进步、结构调整和战略转型。

    另外,由于正常进口天然橡胶的关税太高,迫使许多企业进口零关税的复合橡胶,导致复合橡胶进口大量增加,从2000年的7.35万吨、2004年的33.61万吨增长至2008年的55.77万吨;2009年进口复合橡胶102万吨,比上年增长83.6%;2010年进口复合橡胶101万吨,与上年基本持平;2011年进口复合胶85.41万吨。

    由于许多外资轮胎企业在国外都有工厂,可以在其国外工厂加工成复合橡胶进口,而我国本土轮胎企业却要再花费人力、物力、财力去寻找加工厂加工成复合橡胶后再进口,而添加的炭黑等辅剂品质难以控制,容易对轮胎产品质量造成影响。而且,由于复合胶需求量大增,很多企业在国内保税区建立复合橡胶加工厂,而复合橡胶本身只是高关税下的产物,其加工本身就不是轮胎生产必须的工序,轮胎企业仍要将复合橡胶再次加工,既不利于轮胎厂本身的节能降耗,也不符合国家的低碳经济政策。而这一切的根源都是因为天然橡胶的高关税。

 

热门推荐

相关资讯

更多

免费报告

更多
轮胎相关研究报告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895号
闽ICP备09008123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