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数字出版 资讯详情
数字出版时代逼近 传统媒体面临信息化挑战
 数字出版 2008-01-01 15:22:00

  【赛迪网讯】2007年的数字出版行业可谓风生水起,出版行业推进数字出版的积极性高涨。中国社会科学院近日发布的“2008年文化蓝皮书”指出,我国数字出版潜在市场巨大。未来5年,将有超过30%的手机用户通过手机阅读电子书和数字报,由图书馆等机构用户采购的电子书、数字报的销售规模将达到10亿元,由网民和手机用户带动的电子书、数字报内容销售及广告收入将达到50亿元。

   数字出版蕴含巨大潜在市场

   虽然以纸质媒介为代表的传统图书仍在当今的出版业中占据主导地位,但随着全球信息化进程的推进,以及信息技术向各个领域不断延伸,我国数字出版产业迅速发展,数字出版理念逐渐深入,技术不断完善,形态日益丰富,受众迅速增加,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势头强劲,并日益成为我国出版产业变革的“前沿阵地”。

   2008年,随着网络及手机普及率的持续提升及3G的到来,中国数字出版行业的发展被业内普遍看好。更有预测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网络出版的销售额将占到出版产业的50%;2030年,90%的图书都将出版网络版本。可以说,数字出版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朝阳产业。

   信息化冲击传统纸媒出版业

   数字出版形态不断创新,在电子书的基础上形成对其他领域的扩张,包括从电子书到数字报纸,从电脑阅读到手机阅读,未来将在手机上形成随身“书报亭”,通过这个随身的书报亭来管理杂志、图书,给读者一个有冲击力的阅读体验。

   作为一个新兴的产业,数字出版所表现出的强劲发展势头和巨大产业潜力不容忽视。相对的,传统出版业也由此面临数字化技术带来的巨大挑战。传统出版业如何依靠数字化信息和数据占领未来市场、谋求新盈利和发展模式,成为摆在他们面前的重大问题。

   数字出版发展尚存三大难题

   我国数字出版市场虽已取得巨大的进步,但中国整体的数字出版产业还受到现有的技术条件、阅读习惯和版权等问题的制约。

   其中,最为突出的是版权问题。数字出版领域的版权纠纷由来已久,且呈愈演愈烈的趋势。2007年“七位知名作家状告书生”和“400位学者状告超星盗版”一度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数字版权问题也成为业界的焦点话题。随着数字出版市场的逐步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自己在数字版权以及互联网版权方面的权益。如何妥善处理这个问题成为数字出版行业良性发展的关键点。

   另外,由于数字出版物需要通过网络下载和电子阅读器才能够进行阅读,容易导致阅读疲劳,也缺少纸质载体本身给人们带来的审美愉悦。

   与此同时,制作电子出版物的技术到目前也没有完全定型,因此电子出版缺乏统一的标准和文本格式,数字出版机构难于开发通用格式的数字图书,这也让消费者无所适从。

   专家指出,数字出版的发展有待于从内容到技术提供商,再到消费者的整个产业链的共同努力,其出路在于不断适应读者的新需求。

   (责任编辑:朱晶)

热门推荐

相关资讯

更多

免费报告

更多
数字出版相关研究报告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895号
闽ICP备09008123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