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随着全球互联网技术持续迭代,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领域的竞争态势在2025年呈现新特征。据最新统计,全球人工智能市场规模预计突破7000亿美元,中国数字经济规模占GDP比重超45%,产业数字化转型加速。在此背景下,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将于11月6日至9日召开,成为观察全球互联网竞争格局与产业趋势的重要窗口。本届峰会以“人工智能引领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为核心,通过论坛、博览会、大赛等多元形式,集中展示全球互联网行业的最新成果与竞争态势。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互联网行业发展趋势及竞争策略研究报告》指出,作为本次峰会规模最大、连续举办11年的浙江分论坛,以“人工智能引领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为主题,将于11月8日举办。该论坛将汇聚国内外院士专家及企业家代表,预计吸引1200人线下参会,并同步进行全球直播。值得关注的是,论坛将发布重磅科技成果,聚焦AI在技术研发与产业落地中的协同路径,凸显人工智能作为互联网竞争核心驱动力的地位。数据显示,2025年全球AI相关专利申请量同比增长32%,中国企业占比超40%,技术竞争已从单一技术突破转向生态化产业应用。
“互联网之光”博览会以“AI共生、智启未来”为主题,设置创新发展馆、场景体验馆两大场馆,覆盖7个主题展区。其中,B馆“超级体验馆”打造赛BOT SHOW场、幻影魔方、智趣小屋等交互空间,观众可体验机器人操控、沉浸式画境及AI中医问诊等场景。博览会创新引入“AIGC赋能”模式,首次通过AI生成主题曲并举办机器人音乐会,同步开通“人工智能科普直播间”,预计吸引超600家中外企业参展,覆盖50余个国家和地区。数据表明,2025年全球AI应用场景落地项目已超1.2万个,其中中国在智能制造、智慧医疗等领域的应用数量占比达35%。
“直通乌镇”全球互联网大赛设置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六大赛道,自6月启动以来吸引全球29个国家的1082个项目参赛,国内项目占比79.8%,海外项目同比增长27%。经过多轮角逐,71个项目入围决赛,其中海外项目占比15.5%。总决赛将于11月7-8日举办,并配套“数字之翼”创新之夜等活动,预计发放超亿元奖金及孵化资源。数据显示,2025年全球互联网创业项目中,AI+产业融合类占比提升至58%,跨境技术合作项目数量较上年增长41%。
以“数智跃迁·AI驱动数字经济新生态”为主题的数字经济产业合作大会,已征集50余项签约项目,总投资额超1000亿元,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占比62%。大会还促成数字经济领域科研合作项目10余项,合作金额超30亿元,并创新引入高层次人才“校(院)企双聘”机制。统计显示,2025年全球数字经济领域人才需求同比增长28%,中国在AI芯片、算法优化等细分领域的人才供给缺口达200万人,凸显产业竞争中人才储备的战略地位。
本次峰会精选近30项AI技术应用,涵盖智能导览、场馆导航、互动打卡等场景,首次引入人形机器人及智能体手环,提升参会体验。同时,信息化工作部通过无线电频率保护、设备监测等措施,确保峰会期间技术设施安全运行。数据显示,2025年全球大型会议的智慧化覆盖率已超65%,其中AI技术应用占比提升至40%,技术安全保障投入同比增长35%。
来看,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通过多维度活动,既展现了全球互联网技术竞争的激烈态势,也揭示了产业融合与生态构建的深层逻辑。从AI场景创新到资本人才布局,从技术应用落地到安全保障体系,峰会不仅成为行业趋势的“晴雨表”,更推动互联网竞争从技术比拼迈向生态协同的新阶段。随着数字经济规模持续扩大,人工智能与产业的深度融合将成为下一阶段竞争的核心战场,而乌镇峰会的成果与数据,为全球参与者提供了重要参考坐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