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2025年前三季度,北京市经济发展持续展现活力,养老产业作为重点领域呈现显著增长态势。数据显示,全市养老产业新设机构达13.86万户,同比增长30.54%,远超全市平均水平,成为首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引擎。其中,智慧养老与养老科技的深度融合,推动产业形态不断升级,重点企业加速布局,形成技术驱动与市场扩容的良性循环。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养老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指出,养老产业的强劲增长主要得益于智慧养老领域的突破。前三季度,智慧养老服务新设机构达1.13万户,同比增长70.87%,成为养老产业中增速最快的细分领域。养老科技与智慧养老结合的机构数量达到9.51万户,同比增长47%,显示出技术赋能对养老服务业的深刻影响。从全市范围看,养老产业新设机构数量占全市机构总量的49.8%,其增长速度比全市平均增速高出9.54个百分点,成为推动首都经济结构优化的“排头兵”。
2025年的养老技术发展呈现两大显著特点:一是智能设备与健康管理的深度融合,例如可穿戴设备、远程监测系统等技术广泛应用于居家养老场景;二是AI算法与大数据分析提升服务精准度,重点企业通过构建养老数据平台,实现从需求预测到服务响应的全流程优化。技术革新不仅降低了运营成本,更推动了养老模式从“被动响应”向“主动预防”转型,为产业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能。
从空间布局看,中心城区与平原新城形成“双核联动”发展格局。前三季度,中心城区新增养老机构5.56万户,同比增长54.59%,占全市总量的40.13%;平原新城新增5.70万户,同比增长44.31%,占比41.15%。两大区域合计贡献全市81.28%的养老产业增长,凸显“城区示范引领、新城规模扩张”的协同效应。例如,中心城区依托技术研发优势孵化重点企业,平原新城则通过政策倾斜加速养老设施落地,形成差异化分工与互补。
重点企业在养老产业中的引领作用显著。数字经济与养老产业的交叉领域表现尤为突出,2025年前三季度,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新设机构1.81万户,同比增长46.97%。头部企业通过搭建智慧养老平台、开发适老化智能产品等方式,加速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同时,重点企业还通过“社区嵌入式养老”“医养结合”等模式,构建覆盖全链条的服务网络,进一步扩大市场渗透率。
2025年北京市养老产业的发展轨迹清晰表明,技术革新与重点企业的战略投入是驱动产业增长的核心动力。智慧养老的爆发式增长、区域协同的深化布局、数字经济与养老融合的加速,共同勾勒出首都养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图景。随着老龄化需求的持续升级,未来养老产业的技术迭代与服务创新将进一步释放市场潜力,为首都经济结构优化提供持久动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