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当前聚丙烯(PP)行业正处于加速扩张阶段,未来五年国内聚丙烯产能将持续释放,新增产能预计突破2300万吨,其中2026年新增产能将冲击市场,带动国内总产能突破5000万吨大关。重点企业通过区域布局、原料多元化及技术升级,正重塑行业竞争格局。本文将从产能增长趋势、重点企业布局及市场影响等角度展开分析。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聚丙烯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指出,未来五年(2026-2030年)国内聚丙烯产能仍处于高速增长期,预计新增产能达2314.5万吨,年均增速8.19%。尽管增速较前五年略有放缓,但2026年新增产能将达565万吨,推动国内总产能突破5000万吨,供应端压力进一步凸显。
核心数据:
2026年新增产能主要分布在华北、华东及华南地区,西北区域新增产能增速显著上升。原料结构方面,油制与丙烷制装置仍占主导,但煤制聚丙烯产能将迎来新一轮集中投产,市场占有率有望提升。重点企业通过优化区域布局,争夺市场份额:
2026年新增产能投放呈现“前低后高”特征:
未来五年聚丙烯行业将呈现以下趋势:
1. 自给率持续提升:产能扩张加速替代进口,2030年进口依存度或降至15%以下;
2. 原料多元化深化:煤制、丙烷制、废塑料裂解等路径并行,降低原料成本波动风险;
3. 绿色转型加速:重点企业加大可降解聚丙烯及循环利用技术研发投入。
重点企业战略方向:
2025年聚丙烯行业已进入产能扩张与竞争白热化阶段,未来五年新增产能超2000万吨,2026年将成为关键转折点。重点企业通过差异化布局、原料多元化及绿色转型,将在市场洗牌中占据主导地位。然而,供应端持续扩张将抑制价格上行空间,行业需通过技术创新与需求端拓展实现可持续发展。
